[发明专利]一种微惯性开关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9512.8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陈光焱;吴嘉丽;施志贵;郑英彬;武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H35/14 | 分类号: | H01H35/14;B81B3/00;B81C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惯性 开关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惯性开关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惯性开关芯片中的玻璃封帽、硅管芯、硅框架和玻璃基底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体系;在硅管芯内部设置有感知惯性加速度的方形质量块,在方形质量块的一对对角顶点设置有两根结构相同的、环绕方形质量块的、位于方形质量块厚度方向中心平面的平面矩形螺旋梁;方形质量块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导电的金属层;硅框架用于形成方形质量块和玻璃基底的初始间距;玻璃基底上设置有两个金属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惯性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硅框架与硅管芯设置在同一个硅基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惯性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封帽采用硅封帽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惯性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硅框架采用玻璃框架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惯性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基底采用硅基底替代。
6.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惯性开关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a)在硅片上光刻出图形,然后采用KOH溶液腐蚀方法腐蚀形成方形质量块;
(b)在KOH溶液腐蚀形成的深槽里光刻出图形,然后采用ICP刻蚀方法形成平面矩形螺旋梁结构;
(c)采用剥离方法在方形质量块底面上形成一金属层;
(d)采用ICP刻蚀方法刻蚀穿通硅片,形成硅管芯;
(e)将玻璃封帽和硅管芯、硅框架和玻璃基底分别进行阳极键合,然后将硅管芯和硅框架进行共晶键合,形成微惯性开关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惯性开关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中硅片为双埋层SOI硅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惯性开关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中KOH溶液腐蚀方法采用ICP刻蚀方法替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惯性开关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中ICP刻蚀方法采用KOH溶液腐蚀方法替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惯性开关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e)中硅管芯和硅框架的共晶键合采用熔融键合方式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95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