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9618.1 | 申请日: | 201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凌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端 通信协议 交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中包含多种通信方式的端口,操作使用这些端口非常的麻烦,经常是用到那一种端口,才对该端口进行开发,端口之间需要通信的时候还需要制定通信协议,一个嵌入式系统中往往可能会制定多种的这样通信协议。当重新开发一个嵌入式系统时以前制定的通信协议也不一定适合新的应用,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处理多种端口通信,有着良好的系统适应性的多端口通信交换方法。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1)提供若干端口,每个端口均具有端口状态表,该端口状态表定义有端口地址、端口种类和通信方式三种属性以及端口初始化、端口发送数据和端口接收数据三种访问方法;
(2)为端口提供通信协议,所述通信协议包括操作、目标端口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及校验和。
本发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端口状态表记录端口属性和状态制定了标准化的端口,以及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使该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实现标准化,从而可适应大部分的嵌入式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中端口及通信协议的定义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中端口地址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中端口初始化的访问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中端口发送数据的访问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中端口接收数据的访问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口通信协议的交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部分(1):提供若干端口,每个端口均具有端口状态表,该端口状态表定义有端口地址、端口种类和通信方式三种属性以及端口初始化、端口发送数据和端口接收数据三种访问方法;
部分(2):为端口提供通信协议,所述通信协议包括操作、目标端口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及校验和。
其中,上述部分(1)中所示的端口中:
所述端口地址是整个方法访问端口的基础,端口地址由一个32位的整数表示,高16位表示端口的类型,低16位表示端口的编号,所述类型是对端口的分类,编号是对同一种类型端口的编号;
所述端口种类是对端口访问的表示,该端口种类分为单发端口、单收端口及收发端口,端口只能发送数据的为单发端口,端口只能接收数据的为单收端口,端口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的为收发端口;
所述通信方式是对端口能否同时收发数据的表示,该通信方式包括单工模式及双工模式,收发数据不能够同时进行的为单工模式,收发数据能够同时进行的为双工模式;
所述状态表示当前端口的工作状态。
而上述部分(2)中所示的通信协议中:
所述操作是表示该条通信的功能,包括初始化、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所述目标端口地址是表示要操作的目标端口;
所述数据长度是表示该条通信所有数据的长度;
所述数据是该条通信的有效数据;
所述校验和是该条通信的所有数据的累加和。
请参阅图3所示,上述部分(1)中的端口初始化的访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发送初始化操作命令;
(2)系统接收并解析该操作命令后,首先查找端口状态表是否存在要初始化的端口,如果端口存在,则判断数据区是否为空,空就删除该端口,否则就修改该端口;如果端口不存在,就将该端口添加到端口状态表中。
请参阅图4所示,上述部分(1)中的端口发送数据的访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发送一个发送数据操作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9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