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施工剩余泥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6631.1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奇;郭军强;周育军;梁修坤;李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施工 剩余 泥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处理施工剩余泥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连续墙、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泥浆。其中,有一部泥浆可以循环利用,而多余的泥浆则必须外运。目前,一般泥浆外运采用密封车辆外运的方式,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其运输速度较慢,须投入大量的设备,造成的成本加大,工期慢;另一方面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泥浆外流的情况,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清理速度快、投资低且不影响环境的处理施工剩余泥浆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施工剩余泥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施工后剩余的泥浆中投放水泥并搅拌;
(2)、等泥浆沉淀后,抽排表层清水;
(3)、将剩余的泥渣外运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之前先测定施工剩余泥浆的比重、含砂率、胶体率指标,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出需要投放的水泥的比例和数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在泥浆中投放水泥,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水泥与泥浆中的土、砂、碎石颗粒胶结沉淀,分离出表层清水,将表层清水直接抽排处理,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剩余泥渣装车运出,从而降低泥浆的处理方量,降低泥浆总的处理成本,并且可有效防止环境受到泥浆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处理施工剩余泥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施工后剩余的泥浆中投放水泥并搅拌;
(2)、等泥浆沉淀后,抽排表层清水;
(3)、将剩余的泥渣外运处理。
本发明利用在泥浆中投放水泥,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水泥与泥浆中的土、砂、碎石颗粒粘结沉淀,分离出表层清水,将表层清水直接抽排处理,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剩余泥渣装车运出,从而降低泥浆的处理方量,降低泥浆总的处理成本,并且可有效防止环境受到泥浆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1)之前先测定施工剩余泥浆的比重、含砂率、胶体率指标,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出需要投放的水泥的比例和数量。其中,水泥投放量的计算和确定决定着泥浆沉淀的时间,以及沉淀的效果。
每方泥浆的水泥用量比例根据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
γ2-剩余的泥渣比重(抽取表层清水后测定),一般取
1.70~1.85,由泥浆中粗细颗粒的物理性质确定,可根据
实际情况现场测定。
γ1-泥浆比重。
κ-泥浆胶体率。
β-泥浆含砂率。
C -每立方待处理泥浆所添加的水泥质量(kg)。
需要注意的是,在步骤(1)中,使用挖掘机或其它设备搅拌水泥一定要均匀,使泥浆与水泥混合充分。在步骤(2)抽排表面清水时跟踪监控表层清水的含泥(砂)量,防止抽排后堵塞排水管道。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