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软弱围岩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3717.9 | 申请日: | 2010-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1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刁天祥;杨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9/00;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 地址: | 610016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软弱 围岩 支护 方法 结构 | ||
1.隧道软弱围岩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先沿隧道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初支钢架(3),所述初支钢架(3)安装在隧道围岩(1)上;
B、然后在初支钢架(3)与围岩(1)之间设置施力装置,通过施力装置对初支钢架(3)施加背离围岩(1)方向的预应力并同时对围岩(1)施加背离初支钢架(3)的预应力;
C、将步骤B中施加有预应力的相邻两个初支钢架(3)之间浇注或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分别与相邻两个初支钢架(3)以及围岩(1)相连;
D、最后将施力装置从初支钢架(3)与围岩(1)之间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软弱围岩支护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初支钢架(3)沿隧道围岩(1)的横截面周向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软弱围岩支护方法,其特征是:步骤D中,所述施力装置取出后,向初支钢架(3)与围岩(1)之间浇注或喷射混凝土,使初支钢架(3)通过混凝土与围岩(1)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软弱围岩支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施力装置为气囊(2),步骤B中,通过气囊(2)充气对初支钢架(3)施加背离围岩(1)方向的预应力,同时对围岩(1)施加背离初支钢架(3)的预应力。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隧道软弱围岩支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为速凝早强混凝土。
6.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包括隧道围岩,其特征是:所述隧道围岩(1)上沿隧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初支钢架(3),初支钢架(3)与围岩(1)之间设置有施力装置;相邻两个初支钢架(3)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分别与相邻两个初支钢架(3)以及围岩(1)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施力装置为气囊(2)。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初支钢架(3)沿隧道围岩(1)的横截面周向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37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