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缸内置传感器用自动降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1264.6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月;邵龙成;孙元华;李文峰;初宏坤;于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41/06 | 分类号: | C10B41/06;C10B33/00;C10B33/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安宝贵 |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传感 器用 自动 降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焦炉的装料及卸料装置,尤其涉及用在焦炉两侧的拦焦机和推焦机上的油缸内置传感器的自动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焦炉炼焦工艺过程中,推焦机取门装置及拦焦机导焦装置和取门装置均位于焦炉设备的前端,靠近焦炉。在取门和推焦的瞬间,温度达到200℃以上。取门装置及导焦装置中均有油缸作为动力源,油缸内置传感器的工作状况和寿命受温度影响最大。油缸的内置传感器电子仓的工作温度一般在-40℃~+85℃范围内,超过此温度范围,油缸的内置传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或显示数据不准确。由于长时间受高温环境影响,导致油缸的内置传感器出现显示不灵敏、寿命短、极易损坏等现象严重。目前,现有技术中由于设有传感器降温装置,不能满足油缸内置传感器降温的需要,因此,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设计一种油缸内置传感器用自动降温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油缸内置传感器用自动降温系统,旨在有效降低其电子仓工作环境的温度,使其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生产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缸内置传感器用自动降温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空压机、压力传感器、管路、风包、冷干机、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将环境温度信号发送给PLC系统,PLC系统发出控制信号将电磁阀打开,环境空气经空压机、管路进入风包,风包与所述空压机之间有压力传感器,空压机将视进入其中的空气压力是否小于0.7Mpa而工作,压缩空气经过管路进入冷干机,冷干机输出的清洁干燥的冷压缩空气通过管路分别配到各个带内置传感器油缸的传感器罩中,罩内为油缸的内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罩为腔体结构,其外壁与内壁之间填充防热材料,在所述腔体的圆柱面上则开有轴向对称的通孔,其中的一个孔与管路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
1、自动控制,简单、实用;
2、保证油缸内置传感器的灵敏性;
3、延长油缸内置传感器使用寿命;
4、提高设备自动化与机械化操作水平。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幅图3幅,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X部放大图;
图3是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在图中:1、PLC控制系统,2、空压机,3、压力传感器,4、管路,5、风包,6、冷干机,7、电磁阀,8、温度传感器,9、油缸传感器罩,10、油缸内置传感器,11、油缸传感器罩外壁,12、油缸传感器罩内壁,13、隔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油缸内置传感器用自动降温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系统1,空压机2,压力传感器3,管路4,风包5,冷干机6,电磁阀7,温度传感器8,油缸传感器罩9和油缸内置式传感器10等部分组成。焦炉生产时,周围环境温度较高,对油缸内置式传感器的灵敏性和寿命影响极大。当油缸周围的环境温度超过温度传感器8的设定值时(设定值低于85℃),温度传感器8把信号发送给PLC控制系统1,PLC控制系统1处理后,发出信号将电磁阀7打开。此时,焦炉周围的空气经过空压机2的压缩,通过管路4进入风包5中,风包的作用主要是储备压缩空气,为停电及空压机不工作时提供备用压缩空气。在空压机2与风包5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3,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设定值大于0.7Mpa),空压机2开始工作,但当压缩空气压力高于设定值时,空压机不工作,直接使用风包中的压缩空气,可节约能源。从风包5出来的压缩空气温度较高,其中含有水、油、粉尘等。压缩空气经过管路4,进入冷干机6,通过冷干机6内部的热交换而降温;同时水、油、粉尘经过冷干机6的凝结分离后,通过冷干机6自带的排水器排出系统外,出来清洁干燥的冷压缩空气。清洁干燥的冷压缩空气通过管路4,分配到各个配带内置传感器油缸的传感器罩9中,罩内为油缸的内置传感器10。油缸的传感器罩9是腔体结构,分为油缸传感器罩外壁11及油缸传感器罩内壁12,两壁之间的腔体内填充隔热材料13。采用腔体结构旨在更好的隔绝外界温度。通过在油缸传感器罩9两侧上开的两个轴向对称的孔,使从冷干机6出来的清洁干燥的冷压缩空气从传感器罩9的一个孔进入,从另外一个孔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