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调整的导线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54456.4 | 申请日: | 201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9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3/08 | 分类号: | H01P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调整 导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改变延迟时间的导线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至几十GHz频率的、具有可变延迟时间的导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衰减和各个脉冲部分相位延迟时间不同将导致各个信号脉冲的形变。因此在传输后有必要将所接收的这些信号脉冲在幅度、脉宽和相位方面进行还原,其中,在脉宽和相位还原方面通常在接收端采用相位调节环线由接收信号产生时钟脉冲.这里,在频率高达每秒钟数十千兆位时有必要对各个脉冲在信号以及数据路径和节拍路径中的延迟时间相互进行最佳的补偿。为此通常是在信号路径或节拍路径中插入不同长度、从而不同延迟时间的导线,例如将这种类型的导线作在陶瓷基片上并且在调整时通过焊接将所期望的延迟时间固定下来。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延迟时间只能分为或粗或细的若干级加以调整并且延迟时间的每次变更均需要再一次的焊接,而焊接只能用适当的而且比较贵重的设备完成,采用这类方案不可能进行迅速而灵活的调整。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进一步开发一种本文开始所述类型的导线结构,可以实现有效导线结构长度、以及从而即使是差、异信号的延迟时间以及信号相位的尽可能连续的改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此任务是通过一种本文开始所述类型的导线结构加以解决的,如同权利要求1的总构思所述。
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勿需附加的设备即可实现以简单的方法进行例如因所接元器件老化而引起的必要的再调整,而且不仅仅是专家才能进行,基于微波电路常用技术的本发明导线结构优先采用的实施方案在权利要求2至6中作了叙述。
下面藉助于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阐述。
附图1示出具有淀积微带导线的第一个基片;并且
附图2示出具有其它微带导线的第二个基片。
在图1中,在一块由陶瓷构成的基片K上淀积两对各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微带导线L1, L3以及L2, L4。两对微带导线分别从基片K相对的侧边A、B起始并且延伸至基片表面的中间,从这里它们均向第三侧边C或D近似呈直角的转弯并且平行延伸一段预定的长度,这样,在此范围就获得了由四条平行微带导线组成的第一个线路结构。
这些微带导线由金构成,金通过一个掩模直接蒸发在基片K上或者在淀积一个附着层后蒸发在基片K上,也可以首先蒸发或电镀淀积上一层平面结构,然后在上面通过相应的掩模腐蚀出微带导线图形。
图2示出的第二个基片G,由玻璃构成,采用与第一个基片相同的工艺在此基片上淀积由另外两条平行徼带导线LG1、LG2构成的第二个线路结构。此微带导线LG1、 LG2形状如同两段180° 的圆弧带有平行延伸的线段,其中,两徼带导线的间距及其宽度与第一个线路结构的参数相同。
一套导线结构由基片K构成,在它上面放置第二个基片G,其中,第二个线路结构180 0圆弧的延长线段与第一个线路结构的徼带导线电接触并将它们补充为完整的导线.第二个线路结构。的部位在图1上表示在区域BE中,通过第二基片G与第一基片K的侧边A,B的平行移动如同长度可调节的U”形波导节那样可以改变此导线的有效长度,其中两微带导线的长度同时改变,其中,对调整而言,一个普通的机械压紧装置已足够了,此压紧装置固定住第二个基片G以防止其滑动。在调整后,就是说在成功地调节至最佳部位之后将两基片相互固定连接,这是以简单的方法用低温焊料完成的。
其中,第二基片G采用玻璃材料的优点在于既可以看到第一个也可以看到第二个基片上的导线结构,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最佳的定位。此外,由于玻璃的介电常数比微波陶瓷的介电常数小很多,因此在第一基片上微带导线的场分布受到第二基片上徼带导线场分布的干扰很小。在约10GHz频率时采用本发明导线结构作为移相器,其相位调节范围约为3000,通路衰减约为2dB。
除了玻璃之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透明材料,例如石英或兰宝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4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TM-PON接入网系统的新型光网络终端
- 下一篇:一种高压断路器的改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