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弹性框架系统中转发业务流量的方法和成员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52345.X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9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樊迟;汪勇;严德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弹性 框架 系统 转发 业务 流量 方法 成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弹性框架系统中转发业务流量的方法和成员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弹性框架(IRF)技术是通过电缆将多台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台逻辑设备,该逻辑设备通常称为IRF系统,构成IRF系统中的各设备称为成员设备,各成员设备之间的连接称为堆叠链路。如图1所示,可以将分布式设备1和分布式设备2通过堆叠链路构成一个虚拟的分布式设备,即构成一个IRF系统,其中一个控制板作为该虚拟的分布式设备的主用控制板,其它控制板均为备用控制板。
虚拟设备(VD)技术是将一台物理设备虚拟成多台逻辑设备,每个逻辑设备称为VD,各VD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台独立的设备,有自己独立运行的路由进程、二层和三层协议、转发表项和接口,也可以独立添加用户、独立重启并读取自己的配置文件,对其它的VD不产生影响。对于支持VD技术的设备,系统启动时会首先创建管理VD,通常默认为VD1,只有在管理VD内能创建和删除其它VD,并由管理VD对其它各VD进行资源管理。启动一个VD时,会同时启动该VD所必须的一组进程并与其它VD在进程上隔离。将一台物理设备虚拟化后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主控板上创建了4个VD,并将接口板划分给各VD。所有VD共享控制平面网络和数据平面网络,但接口板上的转发芯片仅属于某一个VD,也就是说,一个转发芯片不能下发除了其所属VD之外的其它VD的转发表项。
如果将IRF技术和VD技术进行结合,在IRF系统上支持VD,也就是说,在管理VD即VD1上构建IRF系统,然后将IRF系统进行虚拟化,形成如图3所示的系统。在该IRF系统中,堆叠链路承载控制平面网络和数据平面网络。对于控制平面网络,堆叠链路可以作为所有VD的控制平面的跨成员设备共享路径。而对于数据平面网络,由于堆叠链路所在的芯片属于VD1,VD1上仅有VD1的转发表项,而无其它VD的转发表项,其它VD业务的流量经过堆叠链路因无法找到对应的转发表项而被丢弃,因此,堆叠链路无法作为所有VD的数据平面跨成员设备的共享路径。例如,VD1和VD2之间在数据平面上是隔离的,VD2上的业务流量无法从分布式设备1经过堆叠链路至分布式设备2时,由于分布式设备2上堆叠链路所在的接口板属于VD1,并没有VD2的转发表项,因此,无法实现VD1的业务流量跨成员设备在分布式设备2的VD2上转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RF系统中转发业务流量的方法和成员设备,以便于实现IRF系统中各VD业务流量的跨成员设备转发。
一种智能弹性框架IRF系统中转发业务流量的方法,应用于包含至少两个成员设备的IRF系统,各成员设备被划分为至少两个虚拟设备VD;所述至少两个成员设备上属于同一VD的接口板之间均存在堆叠链路;
成员设备上的接口板接收到本接口板所属VD的业务报文时,查找本接口板上的转发表项,如果需要跨成员设备转发,则通过本接口板所属VD内的堆叠链路转发该业务报文。
一种智能弹性框架IRF系统中转发业务流量的成员设备,应用于包含至少两个所述成员设备的IRF系统,所述成员设备包括:控制板和接口板;其中,所述控制板被划分为至少两个虚拟设备VD,各接口板分别被划分至所述至少两个VD中的一个;所述接口板和与本接口板属于同一VD的其它成员设备的接口板之间存在堆叠链路;
所述接口板接收到本接口板所属VD的业务报文时,查找本接口板上的转发表项,如果需要跨成员设备转发,则通过本接口板所属VD内的堆叠链路转发该业务报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两个成员设备上属于同一VD的接口板之间均存在堆叠链路,能够使得成员设备上的接口板接收到本接口板所属VD的业务报文时,根据本接口板上的转发表项,通过本接口板连接的堆叠链路转发该业务报文,从而实现IRF系统中各VD业务流量的跨成员设备转发。
附图说明
图1为IRF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2为将一台物理设备虚拟化后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支持VD技术的IRF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持VD技术的IRF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