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47479.2 | 申请日: | 201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岑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龙县康天生态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6;A23K1/175;C12N1/20;C12N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24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活性 生态 发酵 浓缩 饲料 配合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一)、制备发酵菌种
(1)菌株分离纯化
①采集种源:利用我国民间天然微生物饮品海宝菌菌液和菌膜作为采集种源材料。
②种源活化培养基组成:发酵茶3g,蔗糖50g,酵母浸膏1g,KH2PO40.5g,(NH4)2SO40.5g,洁净水1000ml。
③种源活化:在备好的种源活化培养基中加入6ml的红茶菌液和15g(湿重)的菌膜,10层无菌纱布封口后,29℃静止培养;培养4~6d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酵母菌,培养8~10天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醋酸菌。
④菌株分离、纯化:将已活化的发酵液振荡摇匀,在无菌条件下,吸取10ml的菌液加入到9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5ml放入到4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依次稀释到10-2、10-3、10-4、10-5、10-6的浓度。分别选择上述稀释梯度的菌液各0.1ml至不同的分离培养基的平板上,用玻璃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均匀后进行培养;醋酸菌30℃培养3~5天,酵母菌28℃培养2~3天。菌落数不超过10个的单菌落作为预选菌株。
(2)菌种(株)扩培
将分离得到的醋酸菌和酵母菌的菌株,分别接种到GYCA液体培养基和PDA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分别进行纯种扩培。醋酸菌在30℃下培养48~72h,醋酸菌活菌在1×108个/g以上;酵母菌在28℃下培养24~48h,酵母菌活菌在1×106个/g以上。
(3)菌种混培
①混培培养基组成、配比及杀菌:原料为红糖,红茶,酵母浸膏,(NH4)2SO2,KH2PO4,洁净水;配比为5∶0.3∶0.1∶0.05∶0.05∶100,pH自然;置于培养罐内100℃杀菌30min。
②接种培养:将扩培得到的醋酸菌种和酵母菌种,分别按照1~2%(V/V)接种于培养基中,在29℃条件下,采用静止通气和间断强制通气相结合方式培养1.5~2天,醋酸菌活菌数量在1×106个/g以上,酵母菌活菌数量在1×104个/g以上,培养液pH值3.5~4,即制得饲料发酵菌剂。
(二)、制备发酵菌种促长剂
发酵菌种促长剂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
乳酸粉 4~8%
酵母粉 1~4%
磷酸氢铵 1~4%
尿素 20~30%
载体(麦麸) 55~75%
(三)、制作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
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
(1)制袋材料及技术参数
使用以聚乙烯、聚丙稀等作为基材采用拉伸成膜、分子成膜、相分离成膜、中空纤维成膜、化学发泡成膜以及物理机械穿孔成膜制备的塑料微孔膜,其技术参数如下:
厚度:50~150微米
平均孔径:0.1~2.5微米
孔隙率:10~80%
(2)规格及要求
长×宽为70~85厘米×50~54厘米,要求袋底热封线大于或等于3毫米。
(3)制作方法
利用上述材料,按照上述规格要求热封制作即得。
(四)、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制备
(1)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可包含其中的几种或全部种类)
麦麸 1.5~5%
豆粕 70~90%
棉粕 3~5%
菜饼粕 5~8%
石粉 3~6%
磷酸氢钙 2~3.5%
食盐 1~2%
微量元素 0.3~0.7%
复合维生素 0.05~0.1%
土制蔗糖 0.5%
发酵促进剂 0.2%
(2)制备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步骤
①活化菌种:按照土制蔗糖5kg/吨干料和本发明发酵菌种2~4L/吨干料的标准,先将土制蔗糖放入30℃温水(30kg/吨)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发酵菌种混匀,放置30min即可。
②制备消毒水: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按照200~470L/吨干料的标准制备消毒水。
③活化菌种、消毒水与原料混合:将上述活化菌种、消毒水投入到符合步骤一中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料中搅拌混合均匀,并使半成品含水量达到以下要求:春秋季35%,夏季30%,冬季40%。
④包装发酵:利用本发明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密封包装,在常温下堆积发酵;发酵时间要求如下:室温20℃以上时3~5天,室温在15~20℃时6~9天,室温在10~15℃时10~15天。
2.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一)、制备发酵菌种
(1)菌株分离纯化
①采集种源:利用我国民间天然微生物饮品海宝菌菌液和菌膜作为采集种源材料。
②种源活化培养基组成:发酵茶3g,蔗糖50g,酵母浸膏1g,KH2PO40.5g,(NH4)2SO40.5g,洁净水1000ml。
③种源活化:在备好的种源活化培养基中加入6ml的红茶菌液和15g(湿重)的菌膜,10层无菌纱布封口后,29℃静止培养;培养4~6d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酵母菌,培养8~10天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醋酸菌。
④菌株分离、纯化:将已活化的发酵液振荡摇匀,在无菌条件下,吸取10ml的菌液加入到9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5ml放入到4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依次稀释到10-2、10-3、10-4、10-5、10-6的浓度。分别选择上述稀释梯度的菌液各0.1ml至不同的分离培养基的平板上,用玻璃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均匀后进行培养;醋酸菌30℃培养3~5天,酵母菌28℃培养2~3天。菌落数不超过10个的单菌落作为预选菌株。
(2)菌种(株)扩培
将分离得到的醋酸菌和酵母菌的菌株,分别接种到GYCA液体培养基和PDA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分别进行纯种扩培。醋酸菌在30℃下培养48~72h,醋酸菌活菌在1×108个/g以上;酵母菌在28℃下培养24~48h,酵母菌活菌在1×106个/g以上。
(3)菌种混培
①混培培养基组成、配比及杀菌:原料为红糖,红茶,酵母浸膏,(NH4)2SO2,KH2PO4,洁净水;配比为5∶0.3∶0.1∶0.05∶0.05∶100,pH自然;置于培养罐内100℃杀菌30min。
②接种培养:将扩培得到的醋酸菌种和酵母菌种,分别按照1~2%(V/V)接种于培养基中,在29℃条件下,采用静止通气和间断强制通气相结合方式培养1.5~2天,醋酸菌活菌数量在1×106个/g以上,酵母菌活菌数量在1×104个/g以上,培养液pH值3.5~4,即制得饲料发酵菌剂。
(二)、制备发酵菌种促长剂
发酵菌种促长剂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
乳酸粉 4~8%
酵母粉 1~4%
磷酸氢铵 1~4%
尿素 20~30%
载体(麦麸) 55~75%
(三)、制作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
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
(1)制袋材料及技术参数
使用以聚乙烯、聚丙稀等作为基材采用拉伸成膜、分子成膜、相分离成膜、中空纤维成膜、化学发泡成膜以及物理机械穿孔成膜制备的塑料微孔膜,其技术参数如下:
厚度:50~150微米
平均孔径:0.1~2.5微米
孔隙率:10~80%
(2)规格及要求
长×宽为70~85厘米×50~54厘米,要求袋底热封线大于或等于3毫米。
(3)制作方法
利用上述材料,按照上述规格要求热封制作即得。
(四)、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制备
(1)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可包含其中的几种或全部种类)
玉米 60~70%
麦麸 5~10%
直出稻米糠 5~10%
豆粕 20~30%
棉粕 1~3%
菜饼粕 3~5%
石粉 0.5~1.5%
磷酸氢钙 0.3~0.9%
食盐 0.2~0.5%
微量元素 0.1~0.2%
复合维生素 0.01~0.03%
土制蔗糖 0.3%
发酵促进剂 0.2%
(2)制备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步骤
①活化菌种:按照土制蔗糖5kg/吨干料和本发明发酵菌种2~4L/吨干料的标准,先将土制蔗糖放入30℃温水(30kg/吨)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发酵菌种混匀,放置30min即可。
②制备消毒水: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按照200~470L/吨干料的标准制备消毒水。
③活化菌种、消毒水与原料混合:将上述活化菌种、消毒水投入到符合步骤二中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料中搅拌混合均匀,并使半成品含水量达到以下要求:春秋季30%,夏季25%,冬季35%。
④包装发酵:利用本发明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密封包装,在常温下堆积发酵;发酵时间要求如下:室温20℃以上时3~5天,室温在15~20℃时6~9天,室温在10~15℃时10~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龙县康天生态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龙县康天生态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4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车体防爬单元
- 下一篇:一种枇杷多酚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