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制冷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41244.2 | 申请日: | 201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 |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13/00;F25B41/04;F24F1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5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制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空调制冷设备,属于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由压缩机构、四通换向机构、热源侧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和节流机构所组成的冬夏季两用空调制冷设备,在用于制冷时,利用用户侧换热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或生产冷冻水,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通过热源侧换热器排入环境(如:室外空气、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等);用于制热时,利用热源侧换热器从环境处吸取热量,再通过用户侧换热器生产热水或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众所周知,上述空调制冷设备在工作时,只能满足制冷或加热的单一需求,无法在全年运行过程中,满足用户的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全年运行过程中,满足用户的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的空调制冷设备。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包括压缩装置、第一四通阀、用户侧换热器、热源侧换热器和第一节流机构,其特征是:该空调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二节流机构、加热器、第一流向控制阀和第二流向控制阀;所述压缩装置有高压连接点、低压连接点、常开连接点三个连接节点;所述压缩装置的高压连接点通过第六十管道与第一四通阀的高压节点相连,所述压缩装置的低压连接点通过第六十三管道与第一四通阀的低压节点相连,所述压缩装置的常开连接点依次通过第六十七管道、热源侧换热器、第二节流机构、第五十八管道、第五十七管道、第一节流机构、用户侧换热器、第六十四管道与第一四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第六十一管道、第一流向控制阀、第二流向控制阀、第六十二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换向节点之间的第六十四管道相连,所述加热器一端通过第五十一管道与第一流向控制阀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加热器另一端通过第五十二管道同时与第五十七管道和第五十八管道相连。
2、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包括压缩装置、第一四通阀、用户侧换热器、热源侧换热器和第一节流机构,其特征是:该空调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二节流机构、第三节流机构、加热器、第一流向控制阀和第二流向控制阀;所述压缩装置有高压连接点、低压连接点、常开连接点三个连接节点;所述压缩装置的高压连接点通过第六十管道与第一四通阀的高压节点相连,所述压缩装置的低压连接点通过第六十三管道与第一四通阀的低压节点相连,所述压缩装置的常开连接点依次通过第六十七管道、热源侧换热器、第二节流机构、第五十八管道、第五十七管道、第一节流机构、用户侧换热器、第六十四管道与第一四通阀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节点依次通过第六十一管道、第一流向控制阀、第二流向控制阀、第六十二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和第一四通阀换向节点之间的第六十四管道相连,所述加热器一端通过第五十一管道与第一流向控制阀和第二流向控制阀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加热器另一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第五十二管道同时与第五十七管道和第五十八管道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种功能,生产热水、制冷或供暖;
2.可以回收利用空调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低温余热;
3.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
4.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和民用的空调制冷设备,特别适用于有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整个设备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压缩装置1、四通阀2、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用户侧换热器3、热源侧换热器6、加热器8、第一流向控制阀41和第二流向控制阀42;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5、第一流向控制阀41和第二流向控制阀42为电子膨胀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未经刘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1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