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一体化电极制备模具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8536.0 | 申请日: | 201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民;刘宗浩;井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B29C51/30;B29C51/1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钒液流储能 电池 一体化 电极 制备 模具 应用 | ||
1. 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一体化电极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形状、大小及结构相同的模具框(2),模具框(2)为金属平板,平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中部开设有贯穿金属平板的孔,两个模具框的凹槽侧相对扣合,形成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一体化电极制备模具。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作为模具框的金属平板四周对称设置有≥3个螺栓孔(4)。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相对扣合的两个模具框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盖板(1),盖板(1)为金属平板,于盖板(1)的四周与模具框上的螺栓孔相应处设置有≥3个的螺栓孔(4),盖板与模具框通过螺栓或螺钉穿置于螺栓孔(4)中进行连接固定。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作为模具框的金属平板四周设置有≥2个定位孔(3)。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相对扣合的两个模具框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盖板(1),盖板(1)为金属平板,于盖板(1)的四周与模具框上的定位孔相应处设置有≥2个的定位孔(3),定位孔(3)用于模具组装时盖板与模具框间的对正。
6.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一体化电极制备模具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A.模具组装:1)首先将定位杆插入一块盖板的定位孔,然后将一块模具框通过定位孔沿定位杆放置在盖板上,模具框凹槽面朝上;
2)把形状、尺寸与模具框贯穿孔相同的一块电极材料放置在模具框贯穿孔内,然后把碳塑复合材料板放置在模具框凹槽内;
3)沿定位杆将第二块模具框通过定位孔放置在第一块模具框上,第二块模具框凹面朝下;
4)然后把形状、尺寸与模具框贯穿孔相同的一块电极材料放置在第二块模具框贯穿孔内,最后通过定位孔把第二块盖板沿定位杆放置在第二块模具框上;
5)沿垂直于盖板的方向对二块盖板外表面施压,使模具框周边与盖板表面完全接触;
B.对组装好的模具加热,热成型得一体化电极;
C.然后冷却降温,将模具拆卸并脱模。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垂直于盖板的方向对二块盖板外表面施压,是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将模具各组件紧固。
8.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组装好的模具加热,使其温度升至碳塑复合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基体熔点以上10-30℃,维持该温度时间大于10分钟;
然后冷却降温,当温度降至高分子聚合物基体熔点以下10℃或更低时将模具拆卸并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5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光灯电子启动器
- 下一篇: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