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钢包工作层不等速侵蚀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38493.6 | 申请日: | 201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东;刘大圈;靳秀礼;王俊超;朱长栓;肖代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 地址: | 45237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钢包 工作 等速 侵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炉用钢包,尤其是涉及解决钢包工作层不等速侵蚀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炉钢包包括钢包壳体,复合在钢包壳体内侧壁上的钢包浇注料永久层,以及复合在所述钢包浇注料永久层内侧壁上的工作层。由于钢包内壁不同区域的工作层,根据设计要求,需要采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钢包在转炉出钢、吹氩搅拌等过程中,因钢水或钢渣对钢包内壁迎钢面区域、下渣线区域、渣面区域、包底冲击区域的工作层侵蚀速度比其它部位要快,常常因为某一部位工作层侵蚀严重而造成整个钢包的报废,大大缩短了钢包的整体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钢包工作层不等速侵蚀的方法,以实现延长钢包整体使用寿命、节约原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解决钢包工作层不等速侵蚀的方法,其中钢包工作层包括:包壁迎钢面区域、下渣线区域、渣面区域、包底冲击区域;解决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首先检测上述钢包各区域中侵蚀速度最快部位的侵蚀速率和侵蚀速度慢的部位的侵蚀速率;
第二步、根据钢包工作层各区域设计厚度、预留的安全设计厚度、侵蚀速度慢部位的设计使用寿命,对各区域侵蚀速度最快部位的厚度进行加厚,即在钢包工作层各区域设计厚度基础上对侵蚀速度最快部位进行加厚,增加的厚度按照下述公式得出:
增加的厚度=[(该区域设计厚度-该区域预留的安全设计厚度)×检测的该区域侵蚀速度最快部位的侵蚀速率÷该区域侵蚀速度慢的部位的侵蚀速率]+该区域预留的安全设计厚度;
第三步、根据第二步得出的数据对侵蚀速度最快的部位所使用的耐火砖进行加宽或加厚设计砖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加厚了钢包工作层各易侵蚀部位的厚度,使得钢包整体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降低了维护成本,节约了维修时间,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一般情况下,取各区域侵蚀速度最快部位的厚度为其附近的正常侵蚀部位层厚度的1.05-1.15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钢包工作层各区域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解决钢包工作层不等速侵蚀的方法,其中钢包工作层包括:包壁迎钢面区域1、下渣线区域2、渣面区域3、包底冲击区域4;解决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首先检测上述钢包各区域中侵蚀速度最快部位的侵蚀速率和侵蚀速度慢的部位的侵蚀速率;
第二步、根据钢包工作层各区域设计厚度、预留的安全设计厚度、侵蚀速度慢部位的设计使用寿命,对各区域侵蚀速度最快部位的厚度进行加厚,即在钢包工作层各区域设计厚度基础上对侵蚀速度最快部位进行加厚,增加的厚度按照下述公式得出:
增加的厚度=[(该区域设计厚度-该区域预留的安全设计厚度)×检测的该区域侵蚀速度最快部位的侵蚀速率÷该区域侵蚀速度慢的部位的侵蚀速率]+该区域预留的安全设计厚度;
第三步、根据第二步得出的数据对侵蚀速度最快的部位所使用的耐火砖进行加宽或加厚设计砖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合金球齿压制模具
- 下一篇:一种浇铸流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