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37850.7 | 申请日: | 201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波;沈祖康;潘学明;肖国军;张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回程 控制 信道 解调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配置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侧获取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侧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所述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所述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侧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解调导频的端口号的高层信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所述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侧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解调导频的加扰序列号的高层信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获取的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包括:相邻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或加扰序列号不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获取的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包括:相同小区内的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加扰序列号相同,不同小区内的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或加扰序列号不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获取的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包括:对于同一小区内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相同的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或加扰序列号互相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所述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
所述基站侧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解调导频的配置标识的高层信令。
8.一种配置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解调导频,使用配置的解调导频解调回程链路控制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携带解调导频的端口号的高层信令。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携带解调导频的加扰序列号的高层信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携带解调导频的配置标识的高层信令,根据所述解调导频的配置标识查找存储的解调导频的配置标识与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解调导频的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信息。
12.一种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所述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解调导频的端口号的高层信令。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携带解调导频的加扰序列号的高层信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信息包括:相邻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或加扰序列号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信息包括:相同小区内的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加扰序列号相同,不同小区内的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或加扰序列号不同。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信息包括:对于同一小区内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相同的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导频的端口号和/或加扰序列号互相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8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