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中用密封环成型方法及模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29338.8 | 申请日: | 201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郎利辉;王永铭;周贤宾;段新民;邵天巍;陈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D26/031 | 分类号: | B21D26/031;B21D26/0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中用 密封 成型 方法 模具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中用密封环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初始成形模具和最终成形模具:
其中,初始成形模具,具体包括:
一压板,为内有圆孔的圆盘,与第一上模固定;
一第一上模,为一圆环,圆环下端面上开有弹簧槽,且在靠近下端面有一圈飞边。
一第一下模,外形与第一上模相似,为一圆环,圆环上端面上开有弹簧槽,且靠近上端面有一圈飞边,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第一上模相连;
支撑弹簧,固定在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相应的弹簧槽内,
一挡油壳,安装在底座外圈上,并通过一橡胶垫圈密封,防止液压介质泄露;
一底座,为一圆盘,设置有三个台阶面;
一内模柱,为一中空的圆柱体,该内模柱内表面上沿径向开有安装导油管转接头的第一油孔,内模柱外表面上沿径向开有第二油孔,该第二油孔与第一油孔相通,且两油孔轴线沿内模柱轴线方向平行偏置;内模柱设置于压板、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及底座围成的空间内,其外表面的上下两端通过O型密封圈及密封端盖与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实现密封;
密封端盖,其结构为一圆环,与内模柱固联;
一导油管转接头,通过内模柱内表面开有的螺纹孔安装在内模柱上,用于连接一增加缸;
其中,最终成形模具,具体包括:
一压板,与初始成形时的压板相同;
一第二上模,为一截面为倒L形带飞边的圆盘;
一上锁紧套环,为具有阶梯的圆环,上端面开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圆柱孔;上锁紧套环设置于第二上模外围,并通过撑弹簧与该第二上模连接;锁紧套环上沿轴向开有螺纹通孔,通过螺栓与下锁紧套环紧固。
一下锁紧套环,为一圆环,圆环截面为L形,下端面开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圆柱孔;下锁紧套环设置于第二下模外围,并通过撑弹簧与底座连接定位其轴向位置;上表面上开有螺纹孔,通过螺栓与上锁紧套环固定。
一第二下模,外形为一圆柱体,其内表面与内模柱的外表面配合形成液室;
一中间模型,为一圆环,且圆环内表面上有圈一突起的成形工作部位;中间模型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上模与第二下模中间。
一挡油壳,与初始成形的挡油壳相同;通过螺栓及螺钉安装在底座外圈上,并通过一橡胶垫圈密封;
一底座,与初始成形时的底座相同;其三个台阶面,分别用于定位下锁紧套环、下模及内模柱。
一内模柱,与初始成形模具内模柱结构相同;设置于压板、第二上模、中间模型、第二下模及底座围成的空间内,其外表面的上下两端通过O型密封圈及密封端盖与上模、下模实现密封;
一密封端盖,与初始成形模具的密封端盖相同;
一导油管转接头,与初始成形模具的导油管转接头相同;通过内模柱内表面开有的螺纹孔安装在内模柱上,用于连接一增加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用密封环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工作部位,其剖面为竖“W”形。
3.一种发动机中用密封环成型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分为初始成形和最终成形两个步骤:
初始成形:将底座安装于双动液压机上,内模柱通过底座上的台阶面固定在底座上,第一上模、第一下模通过螺栓及弹簧保持其轴向距离定位在底座的第二台阶面上。密封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内模柱上表面;压板安装于液压机压边圈上,通过一垫板控制上下模轴向距离;成形时,通过液压机的压边圈保持上下模间隙为3.7-4mm,加压至6-15MPa合模;增压器通过内模柱的导油管转接头上安装的导油管向内模柱外表面与上下模形成的液室内冲入120MPa压力介质,并保压2-3秒,随后泄压,将坯料从内模柱外表面上取下;
最终成形:将初始成形的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卸掉,安装最终成型的第二下模在底座第二台阶面上,上、下锁紧套环通过螺栓固定后,通过下锁紧套环内表面与第二下模外表面配合安装在底座上,并通过支撑弹簧保证其轴向定位。上、下锁紧套环螺纹紧固前需将中间型模安装在两者形成的凹形槽内;随后通过第二上模内表面与内模柱及密封端盖的外表面的配合关系安装第二上模,第二上模通过上锁紧套环上的弹簧轴向定位;工作时,将初始成形后的坯料装于内模柱与第二上、下模及中间型模形成的液室内,通过液压机的压边圈保持上下模间隙为10-12mm,加压至1.2-2.2MPa合模;增压器通过内模柱的导油管转接头上安装的导油管向内模柱外表面与上下模形成的液室内冲入120MPa压力介质,并保压2-3秒,随后泄压,成形工艺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93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盐酸体系中铟的分离回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