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头孢噻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28892.4 | 申请日: | 201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开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欧亚生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501/46 | 分类号: | C07D501/46;C07D50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头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类抗生素的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酸头孢噻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酸头孢噻利(Cefoselis Sulfate)由日本藤泽药品公司和美国Johnson公司共同研制开发,1998年首次在日本上市,其化学名称是:6R,7R)-3-{[2,3-二氢-3-亚氨基-2-(2-羟乙基)-2H-吡唑-1-基]甲基}-7-[(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3-甲酸硫酸盐。作为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的典型代表,硫酸头孢噻利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比,它增强了抗G+菌,G-菌,厌氧菌的活性及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显著改善了对金葡球菌核绿脓肝菌等活性。临床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硫酸头孢噻利后,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明硫酸头孢噻利在治疗全身感染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效地抗菌药。
硫酸头孢噻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四条合成路线:
路线一【Ohki H etal,Journal of Antibiotics,1993,46(2):359】
路线二【Pandurang B D etal,US20040132995A1,2004-09-08】
路线三:【Takaya T etal,EP 0261615,1988-03-20】
路线四【孟红,etal,CN1616860A,2005-05-11】
路线一原料需由7-ACA经过五步反应得到,增加了反应步骤,第一步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在TFA脱保护基产物很不稳定,需立即进行下一步操作,而且使用树脂HP-20过柱步骤麻烦,产物损失较大;路线二其中一步用PCl5脱除保护基时,使用温度为-25℃,反应条件苛刻,不适宜放大生产;路线三7位侧链不是直接接噻唑,分两步进行,而且也使用了刺激性很大的PCl5;路线四虽然做了很大的改进,使用了三氟乙酸脱除其中一个保护基,三氟乙酸是一种强刺激性的发烟液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条收率高,绿色环保的一种硫酸头孢噻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7β-叔丁氧酰氨基-3-【3-甲酰氨基-2-(甲酰氧乙基)-1-吡唑嗡基】甲基-3-头孢烯-4-甲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一种硫酸头孢噻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加入到四氢呋喃和三乙胺的溶液中,冰水浴冷却下滴加Boc2O,滴加完毕,室温搅拌反应,反应完全后,蒸除大部分四氢呋喃,用乙酸乙酯萃取,1M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依次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有机层浓缩后,加入石油醚冷却结晶得到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与Boc2O的摩尔比优选为1.00∶1.05--1.00∶1.10;
(2)将化合物甲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中,用Pd/C催化,脱除4-位保护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倾入异丙醚中,结晶得到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II)与乙酸乙酯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0∶8.0-1.0∶10.0,Pd/C与乙酸乙酯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3%-5%;
(3)将化合物加入四氢呋喃中,然后加入碳酸氢钠和催化量的四丁基溴化铵(TBAB),与5-甲酰氨基-1-(2-甲酰氧乙基)吡唑反应,反应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加入二氯甲烷,析出固体,得到中间体所述化合物与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优选为20.0∶1.0-25.0∶1.0;
(4)化合物在甲醇的盐酸溶液中同时脱除C-7位氨基和C-3位侧链保护基,得到中间体
(5)把化合物和化合物在.MeOH溶液中滤液用硫酸调节PH=1,然后将反应液倾入2000ml冰丙酮中,类白色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300ml冰丙酮洗涤,干燥,所得粗品用水和异丙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即为硫酸头孢噻利;
在本发明中,其制备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化合物收率比现有技术高,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相比以前技术收率提高;合成采用了Pd/C催化的方法,避免了使用强挥发性的三氟乙酸,绿色环保,收率高达94%,而且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欧亚生物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欧亚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