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水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96427.2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青;张文霖;郝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 地址: | 6112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管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给水管材,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层聚乙烯层与一层聚乙烯衍生物层紧密结合而成,聚乙烯衍生物层为管材的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层为一层,聚乙烯层由以重量计的改性后的PE树脂100份、光稳定剂1至4份、抗氧剂0.05至1份、阻氧剂0.5至4份、耐酸碱剂5至12份、紫外线吸收剂0.1至0.2份、着色剂1.5至2.5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所述的聚乙烯衍生物层由以重量计的PERT专用树脂100份、光亮剂1至4份、增强增韧剂2至10份、增容剂0.1至0.3份、偶联剂0.1至0.3份、抗菌剂2至10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层为两层,包括由管材外到内的外层聚乙烯层和内层聚乙烯层,其中外层聚乙烯层由以重量计的改性后的PE树脂100份、光稳定剂1至4份、抗氧剂0.05至1份、阻氧剂0.5至4份、耐酸碱剂5至12份、紫外线吸收剂0.1至0.2份、着色剂1.5至2.5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内层聚乙烯层由重量计的改性后的PE树脂100份、增强增韧剂2至10份、增容剂0.1至0.3份、偶联剂0.1至0.3份、增强剂8至12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所述的聚乙烯衍生物层由以重量计的PERT专用树脂100份、光亮剂1至4份、增强增韧剂2至10份、增容剂0.1至0.3份、偶联剂0.1至0.3份、抗菌剂2至10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层为三层,包括由管材外到内的外层聚乙烯层、中层聚乙烯层和内层聚乙烯层,其中外层聚乙烯层由以重量计的改性后的PE树脂100份、光稳定剂1至4份、抗氧剂0.05至1份、阻氧剂0.5至4份、耐酸碱剂5至12份、紫外线吸收剂0.1至0.2份、着色剂1.5至2.5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中层聚乙烯层由重量计的改性后的PE树脂100份、增强增韧剂2至10份、增容剂0.1至0.3份、偶联剂0.1至0.3份、增强剂8至12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内层聚乙烯层由重量计的改性后的PE树脂100份、增强增韧剂2至10份、增容剂0.1至0.3份、偶联剂0.1至0.3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所述的聚乙烯衍生物层由以重量计的PERT专用树脂100份、光亮剂1至4份、增强增韧剂2至10份、增容剂0.1至0.3份、偶联剂0.1至0.3份、抗菌剂2至10份混合均匀挤压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给水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受阻胺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或者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为热塑性塑料通用色母料或者炭黑,抗氧剂为受阻酚型抗氧剂,增容剂为接枝或嵌段共聚物,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阻氧剂为PVOH或EVOH或PEN或聚酰胺,耐酸碱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玻纤,增强剂为微纤维,增强增韧剂为改性无机纳米刚性粒子、光亮剂为合成蜡、抗菌剂为纳米金属粒子或金属氧化物抗菌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聚乙烯层与聚乙烯衍生物层分别由挤出机挤出加热后,再由同一挤出机模头区的模头挤出;
其中,聚乙烯层和聚乙烯衍生物层的挤出机的机筒区长度均分为4段,每段温度为:1段为170±5℃,2段为175±5℃,3段为180±5℃,4段为185±5℃,挤出机模头区的模头长度分为7段,每段温度为:1段为195±10℃,2段为185±5℃,3段为190±5℃,4段为195±5℃,5段为200±5℃,6段为205±5℃,7段为210±5℃,挤出机转速为60至125转/min,牵引速度为350至800cm/min;
结合后的复合管材在0.012至0.04MPa的真空,水温为20至25℃下定径后,再置于18至23℃的水箱中进行二次冷却,即成本发明管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4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