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保持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77642.8 | 申请日: | 201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森良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兰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G10G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杨楷 |
| 地址: | 日本静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保持具,尤其是,涉及能够分别地进行2根管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并能够防止管固定时的连接电缆的损伤的管保持具。
背景技术
由演奏者演奏的鼓或钹等乐器通过安装在乐器用支架而配置在根据演奏者的喜好的位置。该乐器用支架通过联接多个管而构成,通过变更联接这些多个管的管保持具的位置,能够调整乐器配置的高度、角度、与演奏者的距离。
另外,在管保持具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联接2根管,并且,将容纳于管的内部且至少一端能够与电子乐器连接的连接电缆向外部引导。例如,在日本特表2007-52562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一种联接器装置(管保持具):形成有电缆端口38(引导部),通过使2个压缩元件27、28相互相对地压缩,该电缆端口38保持2个部件31、32(第1管、第2管),并且,将电缆(连接电缆)向外部的环境引导。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25627号公报(段落[0027]、[0028]、图10等)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上述的联接器装置是由2个压缩元件27、28同时地固定2个部件31、32和电缆的构造,因而,如果解除一个部件31的固定,则另一部件32和电缆的固定也被解除。因此,在仅变更一个部件31的联接位置的情况下,不仅有必要再度进行一个部件31的联接位置的调整,而且还有必要再度进行另一部件32的联接位置的调整和电缆向电缆端口38的定位,存在着作业繁杂的问题。而且,在固定2个部件31、32时,如果并未将电缆可靠地定位于电缆端口38,则存在着电缆被2个压缩元件27、28夹着而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保持具,该管保持具能够分别地进行2根管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并且,能够防止管固定时的连接电缆的损伤。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管保持具具备装卸自如地夹持并固定第1管的第1保持部、装卸自如地夹持并固定第2管的第2保持部以及使被该第2保持部的内周面包围的第2保持室向外部连通的引导部,将收纳于所述第2管且至少一端与电子乐器连接的连接电缆从所述第2保持室经由引导部而向外部引导,其中,所述管保持具具备联接所述第1保持部和所述第2保持部的联接部,所述引导部形成于所述联接部。
依照本发明的管保持具,由于具备联接第1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的联接部,因而能够分别地进行第1管向第1保持部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或者第2管向第2保持部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所以,在仅变更第1管或第2管中的一方的联接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着将第1管或第2管的另一方固定于第1保持部或第2保持部,解除第1保持部或第2保持部对第1管或第2管的一方的固定而变更第1管或第2管的一方的联接位置,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够提高调整管的位置时的作业效率的效果。
另外,由于引导部形成于联接部,因而在连接电缆容纳于引导部的状态下,能够调整第1管或第2管的联接位置。所以,由于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每次调整管的位置时均进行连接电缆的定位,因而具有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效果。而且,由于能够与第1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对第1管和第2管的固定或固定的解除无关地将引导室所占的体积保持为一定,因而在像现有技术那样将第1管或第2管夹持并固定于第1保持部或第2保持部时,具有能够避免连接电缆被第1保持部或第2保持部夹着而损伤的效果。
另外,引导部也可以向着与被第1保持部夹持并固定的第1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具有这样的效果:在使2个管保持具接近而安装于第1管的状态下使管保持具以第1管为轴而旋转移动时,能够防止连接电缆被夹在2个管保持具之间而被剪断。即,在使2个管保持具接近而安装于第1管的情况下,如果引导部向着沿着被第1保持部夹持并固定的第1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开口,那么,由于连接电缆被引导至接近地安装的2个管保持具之间,因而在使管保持具以第1管为轴而旋转移动时,存在着连接电缆被夹在2个管保持具之间而被剪断的危险性。与此相对的是,本发明为引导部向着与被第1保持部夹持并固定的第1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因而能够防止连接电缆被引导至接近地安装于第1管的2个管保持具之间而避免上述的危险性。
另外,所述引导部的开口也可以是以沿着连接第1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的线的方向为短边的正视时的大致矩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上述效果之外,例如,与引导部的开口的形状在正视时为大致圆形状或者以沿着连接第1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的线的方向为长边的大致矩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1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之间的距离。所以,通过缩小联接部,能够谋求管保持具整体的小型化,相应地能够谋求管保持具的轻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兰株式会社,未经罗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7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