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电路断电器的记忆金属片自动焊接成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73949.0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傅海林;刘安生;马杰;朴雪光;杨春生;刘振新;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断电 记忆 金属片 自动 焊接 成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成形系统,具体涉及在制造车用电路断电器的记忆金属片时使用的自动焊接成形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电路断电器的制造过程中工序繁琐,手工操作较多,产品的一致性难于保证。人手工操作很难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废品。并且在现有的制造过程中繁琐的工序还存在着每各工序设备独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设备需要单独控制,不能够相互配合工作,生产出的产品废品率也较高。而且每一个独立的设备都需要单独的场地和人员,从而使得占用生产场地大,耗费人力成本高(单条线12人),上述两个条件往往又带来了单件成本较高的问题。下面通过实际的工序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生产节拍为2分钟,日单班产能240只,年产能7.5万只,完全可以得出现有的工艺效率很低的结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车用电路断电器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废品率高、可靠性和协同性差的问题,以及现有工艺中存在的成本高和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车用电路断电器的记忆金属片自动焊接成形系统。
车用电路断电器的记忆金属片自动焊接成形系统包括放料架、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设备、第一拉料器、点焊焊接装置、银点焊接装置、记忆金属片弧度冲压设备、第二拉料器和切边料装置依次排列成组成的机械组件,并且所有设备的导轨导向一致、并且首尾相应构成送料轨道;
放料架包括支撑架、旋转架和加热器;旋转架的转轴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加热器固定在支撑架上,并且加热器的加热端位于旋转架的缠料部位,用于加热缠绕在旋转架的缠料部位上的带型料;
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设备包括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气缸、轮廓冲裁模具和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导轨,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轮廓冲裁模具的上部的受力端连接;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导轨的出料口连接轮廓冲裁模具的冲压导轨入料口上,轮廓冲裁模具的冲压导轨出料口连接在第一拉料器的入料口上,并第一拉料器的作用力方向与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导轨和轮廓冲裁模具的冲压导轨的导向一致,
记忆金属片弧度冲压设备包括记忆金属片弧度的三次冲压气缸和弯曲模具,记忆金属片弧度的三次冲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弯曲模具的上部的受力端连接;点焊焊接装置的导轨出料口连接银点焊接装置的导轨入料口,银点焊接装置的导轨出料口连接弯曲模具的冲压导轨入料口,弯曲模具的冲压导轨出料口连接第二拉料器的入料口,并第二拉料器的作用力方向与点焊焊接装置的导轨、银点焊接装置的导轨和弯曲模具的冲压导轨的导向一致,第二拉料器的出料口连接切边料装置的入料口,切边料装置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为成品出口和边料出口;
所述自动焊接成形系统还包括气动系统、焊接电源和控制单元构成的电气组件,控制单元的气动控制端、焊接控制端、和两个拉料器控制端分别连接气动系统的控制端、焊接电源的控制端、第一拉料器的控制端和第二拉料器的控制端,焊接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点焊焊接装置的焊接电源输入端和银点焊接装置的焊接电源输入端,气动系统的高压气体输出端分别连接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气缸的高压气体输入端和记忆金属片弧度的三次冲压气缸的高压气体输入端。
优点和效果:加工效率、加工成品率明显提高,并节省大量人力。效果:一人开专机日产量最少可达2000只成品率90%以上是同比人工加工量的5倍左右。本发明运行时放料架自动供给记忆金属片材料,其次经过冲压成形部冲压成形,之后进入焊接部,自动供给铆钉和触点,进行点焊,接下来经过第一上限温度成形和第二下限温度成形以后切断分离,整个过程完全是自动化协同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放料架1、记忆金属片轮廓冲压设备2、第一拉料器3、点焊焊接装置4、银点焊接装置5、记忆金属片弧度冲压设备6、第二拉料器7和切边料装置8依次排列成组成的机械组件,并且所有设备的导轨导向一致、并且首尾相应构成送料轨道;
放料架1包括支撑架11、旋转架12和加热器13;旋转架12的转轴固定在支撑架11的上端,加热器13固定在支撑架上,并且加热器13的加热端位于旋转架12的缠料部位,用于加热缠绕在旋转架12的缠料部位上的带型料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