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模块及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6488.4 | 申请日: | 2010-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豪;黄敏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10 | 分类号: | H01Q1/10;H01Q9/04;H04N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模块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数字电视等电子装置的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的普及,移动装置所配备的功能日益增多。通过移动装置来观看数字电视渐渐成为其附加的功能。数字电视的走向愈来愈趋于移动化,以期带给使用者更多元且更便捷的生活。因此,全球各国积极投入电视广播数字化的发展,例如携带型数字电视棒(USB dongle)这种较小型随插即用装置的数字电视调谐器(DTV tuner),或是整合多媒体及卫星导航功能的手持电视机,都将会是使用者能随时随地收看电视的最佳选择。
使用数字电视功能时需搭配数字电视的天线使用,才能有效地接收到数字电视的信号。目前市面上的可携式数字电视产品、车用数字电视机或数字电视调谐器,其所附的天线多为棒形单极天线(monopole antenna)。当此棒形单极天线收藏于数字电视的壳体中时,便接收不到信号。换言之,当使用者欲观看数字电视时,使用者必须将此棒形单极天线拉出数字电视的壳体,如此才收得到信号。然而,将此棒形单极天线拉出数字电视的壳体,非常占空间且携带不便,进而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模块及电子装置,其利用一导电元件连接到电子装置的壳体中的接地区域。当天线本体收藏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中时,天线本体可与此导电元件连接,进而形成一个回路。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天线模块包含一天线本体、一信号馈入元件以及一导电元件。信号馈入元件套设在天线本体上,且天线本体可相对信号馈入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当天线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天线本体接触并导通导电元件。当天线本体位于第二位置时,天线本体不接触于导电元件。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含一电路板、一接地区域以及一天线模块。天线模块包含一天线本体、一信号馈入元件以及一导电元件。信号馈入元件连接于电路板且套设在天线本体上。天线本体可相对信号馈入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导电元件连接于接地区域。当天线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天线本体接触并导通导电元件。当天线本体位于第二位置时,天线本体不接触导电元件。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指天线本体收藏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中时的位置,而第二位置指天线本体被拉出电子装置的壳体时的位置。当天线本体收藏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中时,天线本体接触并导通导电元件,进而形成一个回路。此时,天线本体与导电元件即可视为倒F型天线(Inverted-F antenna,IFA)。当天线本体被拉出电子装置的壳体时,天线本体不接触导电元件。此时,天线本体即可视为单极天线。由此,无论天线本体被拉出电子装置的壳体或收藏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中,皆收得到信号。对使用者而言,相当方便。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天线本体被拉出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电子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本体与导电元件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的天线本体与导电元件的侧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天线本体与导电元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1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天线本体160被拉出壳体10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电子装置1的内部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电子装置1包含一壳体10、一电路板12、一接地区域14以及一天线模块16。电子装置1可为数字电视或其它具有数字电视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电路板12、接地区域14以及天线模块16皆设置在壳体10中。在此实施例中,接地区域14可设置在电路板12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地区域14也可设置在壳体10中的任意位置,视实际应用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消耗电极电弧焊接的缩颈检测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