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53516.9 | 申请日: | 201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祥;关苏军;谢娟;陈圣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3/06;C08L23/12;C08L27/06;C08L25/06;C08K7/10;B29C70/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玄武岩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玄武岩纤维:5-30份;
木纤维:21-66份;
塑性材料:21-6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玄武岩纤维:10-25份;
木纤维:21-66份;
塑性材料:21-6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为短切的玄武岩纤维,其长度为2mm-15mm,直径为2μm-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为短切的玄武岩纤维,长度为5mm-10mm,直径6μm-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纤维选自柚木粉,桦木粉,杨树木粉,剑麻,竹粉,松木粉,花生壳粉,亚麻,秸秆,稻壳之植物纤维任一种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性材料选自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之任一种。
7.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1)、按各组分比例称取玄武岩纤维、木纤维、塑性材料,机械混合后投入双辊开炼机对其进行塑化混炼,混炼时前后辊筒温度控制分别在160℃和170℃,混炼8-15min,至体系混合均匀,即表面看不到BF为宜;
(2)、将塑化均匀的物料利用粉碎机粉碎至物料粒子直径不超过20mm为止;
(3)、利用平板硫化机加热模压成型,先将模具置于上下模板中预热至180℃后取出,喷涂脱模剂后,把物料添加到模具中,物料添加量大于模具体积,将装好模具后放置到硫化机中,在180℃-190℃下加压至8-12Mpa预热5-10mi n,再将模具整体取出,在保证物料充足的情况下铲除易产生飞边的多余物料,再保压8-10min;卸模后再冷压10-15min,即可得到板材试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添加量是模具体积的1.1-1.3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为短切的玄武岩纤维,其长度为2mm-15mm,直径为2μm-25μm;木纤维选自桦木粉,杨树木粉,剑麻,竹粉,松木粉,花生壳粉,亚麻,秸秆,稻壳之植物纤维之任一种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塑性材料选自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之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3mm-10mm,直径6μm-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5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铜金锤纹美术涂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