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齿齿轮跨棒距的测量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52576.9 | 申请日: | 201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峰;张英;王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长空精密机械制造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31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跨棒距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3齿螺旋齿轮齿厚的M值(跨棒距)测量及设计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厚的测量一般是采用测量公法线、M值(跨棒距)、固定弦齿厚这三种方法来测量。使用公法线控制齿厚一般适用于中模数,模数较大时可以用齿厚卡尺直接测量固定弦齿厚,模数较小时测量M值(跨棒距)更为准确。另外对于齿宽较窄的斜齿轮测量平面落在齿宽的外面,无法测量公法线,应测量M值;变位很大、齿数很少(3-10齿)的螺旋齿轮也无法准确测量公法线及固定弦齿厚,此时也应测量M值。对于齿数只有3齿的螺旋齿轮按传统的M值测量法,即两针(两根量棒)或两球跨相邻齿测量时,遇到力学上的矛盾,即无法满足静平衡,会发生滚动及翻转,无法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产品质量稳定、测量精度高的3齿螺旋齿轮齿厚的M值(跨棒距)测量及设计计算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齿齿轮跨棒距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根量棒测量齿轮的跨棒距即M值,M值计算公式如下:
M=0.5da+Rx+0.5dp+0.5(da′-da) (1)
式中:da、理论齿顶圆直径,da′、实际齿顶圆直径,d、分度圆直径,Rx、量棒中心到齿轮中心距离,dp、量棒直径,mn、齿轮法向模数,Z、齿数,β、螺旋角,x、变位系数,a、法向分度圆压力角,as、端面分度圆压力角,axs、量棒中心端面压力角。
优选地,将所述3齿齿顶圆直径公差按0.01mm进行控制,这样(1)式可简化为:
M=0.5da+Rx+0.5dp (4)
优选地,测量M值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长空精密机械制造公司,未经国营长空精密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