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型稻田养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8065.X | 申请日: | 201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姚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莉莉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型 稻田 方法 | ||
1.一种生态型稻田养鳖方法,包括稻田选择与准备、鳖苗放养、饲养及日常管理和做好常见鳖病的防治,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1)稻田选择与准备:应注意地势要低洼些,水源条件好,水流通畅,排灌方便;稻田开挖鳖沟,鳖沟上宽3米,底宽、深1.5米,长度根据稻田面积决定,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为宜;田中央建造一处沙滩,长5米,宽1米,高出正常水位0.8米;
(2)鳖苗的投放及饲养:一般情况,放养2龄以上的鳖,每亩500只~800只为宜;如果准备繁殖仔鳖,则每亩可加放50只~60只5龄亲鳖,雌雄比例为2∶1或3∶2;养鳖稻田可放养少量大规格鲢鱼种,以净化水质;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位、定量;每天投喂量为其体重的8%~12%,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
(3)日常管理:适当控制水位,一般水深应掌握在15厘米~20厘米之间;稻田管理中应经常注意防逃防害,还要注意防盗、防中毒;为了防止中毒,养鳖稻田不要施用农药;
(4)常见鳖病的防治:如红脖子病、腐皮病、白斑病、累枝虫病,以及对上述几种鳖病的具体防治办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莉莉,未经姚莉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0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