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电磁屏蔽尼龙6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3974.4 | 申请日: | 2010-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7/14;C08K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屏蔽 尼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磁屏蔽尼龙6。
背景技术
屏蔽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具体讲,就是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涡流损耗)、反射能量(电磁波在屏蔽体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反向电磁场,可抵消部分干扰电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但是,金属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是普通塑料所不具备的。而目前在民用电子电器/玩具/通讯/线缆/军工等许多领域,都涉及到需要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零件,同时需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又有一定的耐温能力。该系列产品市场目前基本都不得不使用金属原材料生产,忍受着生产加工难度大,环节多,成本费用高,生产效率低等等一系列缺点。这些正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尼龙6的发明使塑料原料替代金属生产产品成为现实。它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外观。通过独特的加工工艺,添加相关组分,在保持尼龙6的相关优点前提下,赋予其电磁屏蔽的功能,从而在较多领域替代了金属原料,使得相关产品的技术得以不受原材料的加工以及生产/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得以跳跃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替代金属原材料生产零配件或外壳的带电磁屏蔽尼龙6。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尼龙6:49.5-90%,无卤无碱玻纤:10-45%;热固性树脂:5-15%;导电石墨:2-30%;热稳定剂:2-5%;填充料:0.2-1.0%;活性炭:0.3-5.5。
本发明所述的带电磁屏蔽尼龙6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尼龙6配成约30%的水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55-80℃、常压和搅拌下慢慢加入一定比例的无卤无碱玻纤、热固性树脂、导电石墨、热稳定剂、填充料,热固性树脂作为合成树脂加入,在其中起着胶黏剂的作用,导电石墨的加入改善了塑料的耐磨擦、耐磨损性能,在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制作塑料的成本,在反应结束后,用活性炭净化、过滤,即可得到50%的尼龙6盐水溶液。成盐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此必须将反应热以外循环水冷却除去,同时为防止尼龙6盐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在生产系统中充以氮气保护。在真空状态下,将50%的尼龙6盐水溶液经蒸发、脱水、浓缩、结晶、干燥,即可得到固体尼龙6盐。
本发明带电磁屏蔽尼龙6的优点:可替代金属原材料生产零配件或外壳,具有尼龙6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又具有金属材质的电磁屏蔽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的电磁屏蔽尼龙6原料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尼龙6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尼龙6:65%,无卤无碱玻纤:10.5%;热固性树脂:7.5%;导电石墨:12%;热稳定剂:3%;填充料:1.0%;活性炭:1%。
将尼龙6配成约30%的水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55-80℃、常压和搅拌下慢慢加入一定比例的无卤无碱玻纤、热固性树脂、导电石墨、热稳定剂、填充料,此外在反应结束后,用活性炭净化、过滤,即可得到50%的尼龙6盐水溶液。成盐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此必须将反应热以外循环水冷却除去,同时为防止尼龙6盐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在生产系统中充以氮气保护。在真空状态下,将50%的尼龙6盐水溶液经蒸发、脱水、浓缩、结晶、干燥,即可得到固体尼龙6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