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可折叠相机闪光灯控光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1368.9 | 申请日: | 2010-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6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顺辰 |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F21V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可折叠 相机 闪光灯 附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相机闪光灯上的控光附件组合。通过可一键转换的两种结构模式来改变闪光灯发出光线的光质,并可利用插入式滤镜改变光线的色温。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普及,以及商业、新闻摄影的需要,使用相机闪光灯进行照明的专业摄影师、业余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由于相机闪光灯体积小、携带轻便、闪光指数高、使用简单,成为了专业摄影师,与业余摄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摄影配件之一。相机闪光灯除了可以驳接在相机机身上直接使用,还可以通过同步装置实现离机创意闪光。同时,各种电子闪光灯也可以通过连接各种控光附件来改变光线的照明效果。目前,用于改变闪光灯光线效果的控光附件主要有伞型控光设备、柔光箱。这些种设备都可以与大型影视闪光灯和相机闪光灯连接配套使用,但是对于相机闪光灯来说,伞型控光设备、柔光箱的体积偏大。虽然伞型控光设备可折叠,但撑开后占用面积大,不适合在狭小的场地操作,而且如果在室外配合三角架离机使用时遇到大风天气,很容易被吹倒使价格昂贵的设备被损坏。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专用于相机闪光灯的小型可折叠柔光罩,但是由于散光面面积有限,柔光效果并不理想,不能达到使用预期效果;柔光罩的整体结构并没有依据特定焦距镜头的画面覆盖角度设计,在配合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有可能在画面四周产生黑边。此外,以上设备都不方便添加滤色装置来调节色温,如果在一个光线偏黄,或偏蓝的场合中不使用滤色装置进行闪光拍摄,色温的差异效果会非常明显。因此,能够针对相机闪光灯的实际使用特点设计出一款能够满足相机闪光灯大部分使用需求的控光附件,具有很高的实际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伞型控光设备与柔光箱、柔光罩在相机闪光灯上的应用不足,本发明针对相机闪光灯的实际使用特点设计,使闪光灯在进行离机闪光和非离机闪光时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备两种结构模式适应不同的拍摄需求。可使用滤色片改变色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光的基本原理,光线的软调与硬调是依据光线的照射方向性决定的。聚射光光束窄,方向性强,会在被摄物体上产生很强的高光和轮廓分明的影子,闪光灯的直射光就属于聚射光。散射光光束宽,方向性不强,被摄物体上的暗影和轮廓不太鲜明,光线很柔和。根据这一特性,散光面积越大,光线散射方向不确定性范围也就越大,被照射物体上的暗影和轮廓就越不明显。本发明可在很小的体积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散光面。相机闪光灯的聚射光经内部反射后,通过散光面形成散射光。本发明具备两种结构模式,即柔光罩结构模式、大面积反射面结构模式。当本发明处于柔光罩结构模式时,贴合正面柔光布进行拍摄操作,散光面积能够增加8.46倍(以灯头实际发光部分尺寸53*27毫米,接口尺寸70*50毫米计算)。柔光程度中等,指向性强。通常,现有的相机闪光灯柔光罩最多只能达到此效果。当本发明处于大面积反射面结构模式时,贴合反面柔光布进行拍摄操作,散光面积能够增加到14.5倍,柔光程度高。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可任意搭配柔光布与银箔布取得不同的拍摄效果。当在进行非离机拍摄时使用大面积反射面结构模式,并把闪光灯头角度设为45°到90°之间,即可为微距摄影提供高位光源,使拍摄效果更为自然。本发明采用在135画幅单反相机上最常使用的24毫米广角镜头的覆盖角度设计,使相机在使用24毫米广角镜头时使用本附件的柔光罩结构模式进行非离机闪光拍摄不会 产生黑边。采用折叠设计,折叠后如一块平板,安装时只需将四边的连接锁扣扣上即可。附件本体可通过连接不同型号的闪光灯罩式基座,适应不同型号闪光灯的接口尺寸。闪光灯罩式基座上配有滤色片插槽,可使用滤色片夹配合不同的滤色片插入插槽改变光线色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际操作体积比伞型柔光设备、柔光箱小很多,安装速度快,折叠后如平板纤薄,方便放入各种现有摄影包内。室外配合三角架进行离机闪光不易被风吹倒,室内狭小场地操作便利。两种结构模式可适应不同类型的拍摄需求,使其在进行离机或非离机闪光时都能取得良好的柔光效果。兼容性好,方便插入各种滤色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闪光灯罩式基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相机闪光灯控光附件平面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转换成大面积反射面结构模式时的构造图。
图4是本发明转换成柔光罩结构模式时的构造图。
图5是本发明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闪光灯罩式基座上使用的滤色片夹构造图。
图7是本发明上使用的连接锁扣原理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转换为大面积反射面结构模式时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顺辰,未经王顺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由器及其控制通话连接的方法
- 下一篇:电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