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以及电子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39388.2 | 申请日: | 201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登史;吉川祐一;米井康夫;越前安司;小林正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3/3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许玉顺;胡建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旋转变压器或电动机中的定子。另外,本发明涉及具有定子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定子记载在例如日本特开2008-109746号公报中。图6A是记载在日本特开2008-109746号公报中的以往的定子100的主视图。以往的定子100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101。在定子铁心101的内周面侧沿圆周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有多个定子齿部(磁极)102。图6A是表示没有卷绕线圈105(后述)的定子100。
图6B是包含了图6A中的6B-6B线的面上的定子齿部102的剖视图。如图6B所示那样,在多个定子齿部102上分别卷绕有线圈105。在定子铁心101与线圈105之间设置有使定子铁心101与线圈105之间电绝缘的绝缘体104。线圈105紧贴在绝缘体104的外周面上。
根据图6B明显可知,在以往的定子100中,定子齿部102与线圈105之间的距离是根据绝缘体104的厚度所决定的。因此,根据绝缘体104的厚度的不同,产生在定子齿部102附近的漏磁通会作用于线圈105。例如,在旋转变压器中使用了定子100的情况下,由该漏磁通引起的误差成分与产生在线圈105的感应电压重叠,存在角度检测精度降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定子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不论绝缘体的厚度如何都能够降低作用于线圈的漏磁通所带来的影响。
本发明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由多个钢板构成,并具有多个定子齿部,所述多个定子齿部沿圆周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侧或外周面侧上;线圈,卷绕在上述多个定子齿部上;以及绝缘体,设在上述定子铁心与上述线圈之间,使上述定子铁心与上述线圈互相电绝缘,在上述线圈与上述绝缘体之间形成有空隙。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定子。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主视图。
图1B是包含了图1A中的1B-1B线的面上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定子齿部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子中所使用的绝缘体半体的主视图,图2B是其侧视图。
图3是表示了将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定子齿部交链(鎖交)的磁通的磁通密度与定子齿部的线圈末端部侧的漏磁通的磁通密度进行了比较的图。
图4是表示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子以及以往的定子的作为旋转变压器的角度检测误差进行了测定后的结果的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子的主视图。
图5B是包含图5A中的5B-5B线的面上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子的定子齿部的剖视图。
图6A是以往的定子的主视图。
图6B是在包含图6A的6B-6B线的面上的以往的定子的定子齿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在线圈与绝缘体之间形成有空隙,因此,不管绝缘体的厚度如何都能够在定子齿部与线圈之间确保所希望的距离。因此,能够使线圈离开在定子齿部附近产生的漏磁通,因此,能够降低作用于线圈的漏磁通所带来的影响。
优选在上述本发明的定子中,在与沿上述定子铁心的半径方向的直线垂直的面上的上述定子齿部的剖视图中,在上述线圈的线圈末端部,上述线圈弯曲成大致圆弧状,在上述线圈与上述绝缘体之间形成有空隙。由此,能够抑制在定子齿部的侧面侧的线圈卷绕变粗(卷き太り),并能够在漏磁通相对多的线圈末端部侧使线圈离开定子齿部。因此,几乎不用降低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定子齿部之间的线圈的占积率(也称占空因数)便能够降低在线圈末端部侧的漏磁通对线圈所带来的影响。
优选线圈末端部侧的空隙比上述定子齿部的侧面侧的空隙大。由此,能够抑制在定子齿部的侧面侧的线圈的卷绕变粗,并能够在漏磁通相对多的线圈末端部侧使线圈离开定子齿部。因此,几乎不用降低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定子齿部之间的线圈的占积率便能够降低在线圈末端部侧的漏磁通对线圈所带来的影响。
以下,以优选的实施方式来表示本发明的定子并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