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33153.2 | 申请日: | 201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恩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B25J19/00;B25J13/00;B25J9/1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66019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关节 驱动 装置 | ||
1.一种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包括气动人工肌肉驱动部(1),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部(2),机器人关节部(3),机器人关节转角测量部(4),第一肢体(5)和第二肢体(6),其特征在于:气动人工肌肉驱动部(1)位于第二肢体(6)的上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第二肢体(6)上,其前端通过拉伸钢缆(101)与固定在第一肢体(5)后端的转动轮(13)连接;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部(2)通过固紧套(203)固定于第二肢体(6)的一侧,其前端固联的齿轮(201)与固定在第一肢体(5)后端的齿轮(301)啮合;机器人关节部(3)通过螺钉将第一肢体(5)的后端与其转动轮(13)固定在一起,通过转动轴(14)铰接于第二肢体(6)的前端;机器人关节转角测量部(4)位于机器人关节部(3)的上部,通过支撑板(404)用螺钉(403)固定于机器人关节部(3)的固定套(305)上;第一肢体(5)绕机器人关节部(3)中的转动轴(14)做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人工肌肉驱动部(1)由气动人工肌肉(7)、比例压力阀(8)和压力传感器(9)组成,压力传感器(9)内置于气动人工肌肉(7)内,位于气动人工肌肉(7)的充放气端(105),通过气动人工肌肉(7)的进出气口(104)用输气管(106)与比例压力阀(8)连接,气动人工肌肉(7)的充放气端(105)固定于第二肢体(6)上,气动人工肌肉(7)的缩放端(102)放置于固定于第二肢体(6)上的套筒支架(110)内,充放气端(105)通过固定件(111)用螺栓(112)固定于第二肢体(6)上,套筒支架(110)通过固定件(113)用螺栓(114)固定于第二肢体(6)上,气动人工肌肉(7)的拉伸钢缆(101)的一端固定于缩放端(102),另一端缠绕在转动轮(13)上,端头固定于转动轮(13)的侧面,比例压力阀(8)、压力传感器(9)与控制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部(2),由减速器(10),直流伺服电机(11)和电机调速编码器(12)组成,减速器(10)位于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部(2)的前端,直流伺服电机(11)位于中间,电机调速编码器(12)位于后端,减速器(10)的输出轴端通过螺栓(204)固定在与第二肢体(6)固连的法兰盘(202)上,通过连接销(205)与齿轮(201)连接,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部(2)通过固紧套(203)固定在第二肢体(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关节部(3),用于连接第一肢体(5)和第二肢体(6),包括转动轮(13),转动轴(14)和滚动轴承(15),转动轴(14)通过转动轮(13)的中心孔贯穿整个机器人关节部(3),一端通过连接销(302)与齿轮(301)连接,另一端安装滚动轴承(15),用以支撑转动轴(14),转动轮(13)通过螺钉(303)固定于第一肢体(5)上,通过平键(304)与转动轴(14)连接,齿轮(301)与减速器(10)输出轴端带动的齿轮(20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01)和齿轮(301)为45°伞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关节转角测量部(4)包括角度编码器(16),固定于转动轮(13)上的齿轮(401),和固定于角度编码器(16)上的齿轮(402),角度编码器(16)的法兰端面通过螺钉(403)固定在支撑板(404)上,支撑板(404)固定在第二肢体(6)上,齿轮(401)与齿轮(40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接收关节角度、电机转速、人工肌肉内压等信号数据,控制人工肌肉的充放气和直流伺服电机的转速与转向,由单片机,A/D转换器,D/A转换器,电机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恩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恩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1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手臂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CMP修整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