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味子组织培养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9336.7 | 申请日: | 201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杜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百瑞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张瑜声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五味子 组织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组织培养方法繁育五味子苗木技术。
背景技术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是主产于我国东北的常用名贵中药材。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而社会需求逐年增加,五味子种植业悄然兴起。可靠的繁殖方法是许多种植物得以推广的先决条件。
植物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较强的生命力与变异性;无性繁殖因能稳定地保持原品种的特性和特征,一致性强,对果实类木本药用植物而言是培育生产用苗的主要方法。
国内一些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如周鑫五味子组织培养,中国林副特产,第6~7页,2001年第4期;朱俊义北五味子愈伤的诱导,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第34卷第6期,2006年11月;陈雅君药用植物北五味子的组织培养,植物研究,第318~322页,第19卷第3期,1999年7月,均对五味子组织培养诱导增生培养基、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但仍然适应不了规模化繁育良种苗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五味子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满足五味子良种苗木快速繁育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味子组织培养的方法,由外植体采集,外植体灭菌,切段与接种,培养基的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移入苗圃程序组成,其特征是:以1/2B5为基本培养基,以1/2B5+BA0.1~0.6mg/L+NAA0.01~0.06mg/L+蔗糖30g/L+琼脂7g/L为诱导、增生培养基,用于初代和继代培养;生根培养于瓶内或瓶外进行。瓶内生根时,以WPM为基本培养基,以WPM+NAA0.2mg/L+蔗糖15g/L+琼脂9g/L为生根培养基;瓶外生根时,以珍珠岩和草炭为基质,上层为珍珠岩3~4厘米厚,下层为草炭5厘米厚;瓶外生根,幼苗基部用300~500mg/L吲哚丁酸浸沾后扦插到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6~28℃,瓶外生根时间25~45天。
本发明经过40多种培养基试验,确定1/2B5为基本培养基,1/2B5+BA0.1-0.6mg/L+NAA0.01-0.06mg/L+蔗糖30g/L+琼脂7g/L为诱导、增生培养基,与同类研究相比研究相比,接种后侧芽萌发时间缩短5~10天,诱导率提高10%,增值系数提高1.9~2.5倍,幼苗生长时间缩短了5~10天,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在组培幼苗生根研究中,确定WPM为基本培养基,提出WPM+NAA0.2mg/L+蔗糖15g/L+琼脂9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幼苗生根率达到96.4%,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生根率提高6.4%;首次以珍珠岩和草炭为基质(上层为珍珠岩3-4厘米厚,下层为草炭5厘米厚)进行了瓶外生根试验,幼苗基部用300-500mg/L吲哚丁酸浸沾后扦插到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6-28度,瓶外生根时间25-45天,生根率达到94.2%。
为使五味子大面积栽培健康发展,满足生产对良种苗木的大量需求,经过试验培养筛选出适宜的诱导、增生和生根培养基,为实现五味子试管苗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好基础。新选育的单株或新引进的良种,利用试管繁殖,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无性系苗木,以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利用此项技术用1个五味子芽1年内可繁殖40万株苗,由此可见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五味子离体快繁的有效途径,以便建立快速高效的五味子离体快繁技术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百瑞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百瑞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QFN集成电路测试分选机双流道单元装置
- 下一篇:三相电压暂降发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