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包可靠传输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25574.0 | 申请日: | 201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安;林晓峰;谢刚;曹震;袁东明;黎淑兰;于翠屏;王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包 可靠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传输领域,是一种对数据包丢失进行恢复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实时通信和单向通信中的数据包丢失恢复。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其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在不断改善,然而数据包丢失问题仍然是影响网络通信质量的最大因素之一。对于数据包丢失,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ARQ技术:通过反馈信道,将丢失的数据段信息反馈给发送方,发送方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段;另一种是FEC技术:通过对数据包分组添加冗余包,使得发送的数据包组具有一定的丢包恢复能力。对传输时延敏感的业务或只有单向信道的应用场景中,采用FEC技术则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选择。
常见的FEC技术通常是基于奇偶校验码、RS码(里德-所罗门码)等线性分组码的包编码方法。基于奇偶校验码的包编码,利用奇偶校验码的编码方法,产生一个冗余的监督包,并添加在数据包后,构成一组编码包组,这种方法可以恢复包组内任意丢失的一个编码包;类似的,基于RS码的包编码,利用RS码的编码方法,产生m个冗余的监督包,并添加在数据包后,构成一组编码包组,这种方法可以恢复包组内任意丢失的m个编码包。
经过研究和统计,Internet的丢包模式:大部分丢包是一种随机丢包,少数丢包表现为突发性的较长连续丢包,即少数丢包表现出较强相关性[6]。传统的基于线性分组码的丢包恢复方案,虽然在处理分布均匀的随机丢包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网络中出现了突发的较多个密集丢包,无差别的对每个包组添加更多的冗余包,将极大增加网络的负担。且每个包组内孤立的进行丢包恢复,使得部分包组的恢复能力过剩,部分包组的恢复能力不足,无法动态的合理调度恢复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包可靠传输的方法,打破了线性分组码的包组间孤立地恢复丢包的弊端,通过对RS码生成矩阵的重新设计,在包组间引入动态关联,通过后续包组的到来选择性的扩展当前包组的丢包恢复能力。
一种数据包可靠传输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从RS码生成矩阵中,构造其一个缺失子矩阵作为包编码的生成矩阵,并以此新生成矩阵产生当前数据包组的所有监督包;
(2)将当前数据包组生成的所有监督包进行跨包组重新分配;
(3)将分配后的编码包组进行包组内二次编码;
(4)在接收端采用自适应丢包恢复,根据当前编码包组丢包多少的不同,自适应的等待相应数量的后续关联包组,进行恢复。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包编码的生成矩阵G,其特征在于:
设Gg×h为一个g行h列的RS码的系统生成矩阵,并将其表示成子矩阵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高温下PDP面低放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附着在其他载体上的广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