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极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19655.X | 申请日: | 201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快人;佐佐木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2/71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郭晓东;马少东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极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且具有插入安装用的多个端子的多极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多极连接器所具有的插入安装用的多个端子在与对应连接器的端子接触的接点部排列为一列的情况下,插入安装用的端子的基板安装部也排列为一列向外部伸出,而且所述端子的基板安装部插入并焊接于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为一列的通孔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虽然强烈要求多极连接器小型化、多极化,但是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即使想使现有的多极连接器进一步小型化、多极化,由于通孔间距限制端子的窄间距化,因而也限制多极连接器的小型化、多极化。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214139号公报。
在多极连接器中,即使在与对应连接器的端子接触的接点部,多个端子排列为一列,通过在基板安装部的附近,将1列端子列分为2列并列变换为交错排列,能够减轻因通孔间距带来的限制,使端子进一步窄间距化,从而能够使多极连接器进一步小型化、多极化,但是,近年来,大多在端子组中包括用于传送高速差动信号的端子对等,该端子对是将相邻的两个端子作为一对来形成的,如果将端子列由1列分为2列,则会出现如下的问题,即,在该部分上,端子对的相互间隔扩大,电结合状态变差,产生阻抗不匹配(impedance mismatch),变得不能够高效地传送高速差动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既能够减轻阻抗不匹配又能够将1列端子列分(列变换)为多个列的多极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具有端子组,在与对应连接器的端子接触的接点部,所述端子组的多个端子排列为一列,然后经由列变换部,1列端子列分为2列以上的多列部,该多列部用作与所述对应连接器相反一侧的连接部,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特定端子,所述多个特定端子在所述多列部的端子宽度大于在所述接点部的端子宽度,因而,在特定端子的接点部之间预先使阻抗相互匹配,在多列部使特定端子的端子宽度扩大来增大容量,以在特定端子之间抑制阻抗上升。即,减小阻抗不匹配。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特定端子的端子宽度从所述列变换部开始变宽。在列变换部使端子弯曲,将1列端子列分为2列以上的多列部,由此易于产生高频电阻,与多列部同样地使阻抗上升,但是,由于从列变换部开始端子宽度变宽,所以更易于使阻抗匹配。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一种减少阻抗不匹配并使1列端子列分(列变换)为多个列的多极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的前方立体图。
图2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后方立体图。
图3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分解状态的前方立体图。
图5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上层端子组装配状态的主体的前方立体图。
图6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上层端子组装配状态的主体的后方立体图。
图7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下层端子组装配状态的主体的前方立体图。
图8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下层端子组装配状态的主体的后方立体图。
图9是安装上述多极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的焊盘以及通孔的布局图。
图10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下层端子组的后方立体图。
图11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下层端子组的仰视图。
图12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下层端子组的后视图。
图13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下层端子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的前方立体图,图2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后方立体图,图3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上述多极连接器的分解状态的前方立体图。图1~图4所示的多极连接器1安装在设备侧的印刷电路板100(参照图3)上,是用于未图示的对应连接器(安装在设备间的连接线的末端上的插头)与印刷电路板100平行地进行插入嵌合的横式(纵式是与印刷电路板100垂直地插入嵌合的方式)的微型显示接口连接器(mini display port connector)(插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1中的箭头a-b方向为多极连接器的前后方向,以箭头c-d方向为多极连接器的上下方向,以箭头e-f方向为多极连接器1的左右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多极连接器1具有:主体2;表面安装用的10个1组的上层端子组30以及插入安装用的10个1组的下层端子组40(总计20个端子);端子分隔件5;连接器壳体6;屏蔽罩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9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60度全景照片数码相框
- 下一篇: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