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和用于制造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17836.9 | 申请日: | 201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2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裕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H05K1/18;H05K3/4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用于 制造 方法 | ||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参引
本申请要求2009年6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48510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和用于制造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连接端子的印刷电路板和用于制造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方法所述连接端子具有适于与连接器连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来,对减小电子器件的尺寸的需求在增加,而对附接到电子器件的印刷电路板的同样需求也在增加。通常,印刷电路板具有主体和连接端子。在所述主体上,电路层被布置成用于各种电子部件的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与外部连接器接合并相连。
印刷电路板具有各种类型,诸如刚性印刷电路板(RPC)、柔性印刷电路板(FPC)、RPC/FPC复合板、柔性扁平电缆(FFC)等。这里,FFC是仅用于连接的电缆,其没有前述电路层。然而,FFC可被认为是一种印刷电路板,这是因为它由带形或条形柔性绝缘板和平行印刷在所述绝缘板上的引线配线层组成。
另一方面,连接器是将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端子与电子器件、中继连接线等连接的电子部件。随同使电子器件和印刷电路板的尺寸减小,还使连接器的高度(厚度)也减小。
当印刷电路板在具有诸如铰链的可移动部的设备(例如,可折叠便携式电话等)中使用时,对应于所述可移动部的印刷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由FPC或FFC组成。在此情形中,印刷电路板很可能具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沿FPC或FFC的轮廓中的一个形成,用于连接连接器。
随同连接器的高度减小,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端子更可能是较薄的。在此情形中,连接端子甚至需要在多次向连接器插入和从连接器移除中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形状,以实现与连接器中的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部的良好电连接和可靠接合。
因此,将参照图1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中的传统连接端子的通常结构的示例进行描述。此图是示意性显示连接器以及印刷电路板的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端子的剖视图。
连接器C0具有连接器外壳Ca(由双点划线示出)和多个容纳在连接器外壳Ca中的连接器端子C1。连接器外壳Ca例如由塑料制成。连接器端子C1以平行关系布置在外壳Ca中。每个端子C1由导电弹性金属板制成,并且被成型为具有带有两个臂的U形形状。每个连接器端子C1具有突出的接触部C2,所述接触部C2被形成为从两个臂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突出。
连接端子T与印刷电路板PC的主体相连。连接端子T形成矩形板,并具有与主体整体连接的柔性绝缘板5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柔性绝缘板51的上表面上的引线配线层53。引线配线层53通过将铜膜形成图案而形成,所述铜膜通过设置在其与柔性绝缘板51之间的粘合层52粘附在柔性绝缘板51的上表面上。已经形成图案的引线配线层53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柔性绝缘板51上。
每个引线配线层53的主体侧覆盖有通过粘合层54粘附的覆盖膜55。每个引线配线层53的连接器C0侧从覆盖膜55暴露以便在引线配线层53的尖端部处形成引线端子层53a。
在连接端子T中,加强层57通过设置在其与绝缘层51之间的粘合层56粘附在绝缘层51的下表面上。绝缘层51、引线端子层53a和加强层57的端面终止为形成公共端面Te,所述公共端面Te形成印刷电路板PC的轮廓中的一个。
在上述传统技术中,当将连接端子T插入连接器C0中并且连接端子T与所述连接器C0接合时,引线端子53a有可能从绝缘板51剥离。这是因为引线端子层53a的位于公共端面Te上的端面被形成为垂直于插入方向,因而所述端面有可能顶撞连接器端子C1的内表面的边缘或端子部C2的突出部。
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连接器端子C1的接触部C2不能与引线端子层53a的上表面适当地接合以与其电连接,并且相邻端子层通过弯曲剥离的端子层53a而意外地产生短路。
期望连接端子T与连接器C0之间的接合状态是长期稳定的。然而,由于连接端子T可能多次插入连接器C0中以及从连接器C0中移除,所以连接端子T可能剥离,使连接端子T与连接器C0之间的连接不能实现。
日本专利No.3248266(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防止连接端子的剥离的技术。此技术将参照图1进行描述。如此图中所见,连接器外壳Ca具有成锥形的内表面Cat。专利文献1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连接端子T向连接器C0中的插入完成之前,引线端子层53a和绝缘衬底51由于引线端子层53a的末端与内表面Cat的接触而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裤
- 下一篇:改善定位量测功能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