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解码的激光扫描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14021.5 | 申请日: | 201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W·H·黑文斯;T·P·梅尔;Y·P·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手持产品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2B26/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金凤;王忠忠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解码 激光 扫描器 | ||
1.一种扫描装置,用于解码符号体系的编码的符号字符,所述扫描装置包括:
激光源,用于沿着轴发射光束并且照射目标,目标包括所述编码的符号字符;
扫描反射镜,其布置在激光源和目标中间,该扫描反射镜用于偏转从激光源发射的光束,以使得该光束根据扫描图案扫描目标;
调焦装置,其与激光源进行光通信,用于将光束聚焦在物距处的所述目标上;
检测器,用于接收从所述编码的符号字符散射的强度变化的光,并且将该光转化为第一信号;
数字转换器,其用于将第一信号转化为数字比特流;
预存信息,其将非标准符号图案与根据符号体系的标准定义的有效符号字符相关联,所述非标准符号图案包括偏离与所述有效符号字符相关联的第二数目的元素的第一数目的元素;以及
解码器,其用于接收所述数字比特流,并且利用预存信息来解码所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装置,其中扫描装置用来利用配置在第一设定的调焦装置来产生第一信号,利用配置在第二设定的调焦装置来产生第二信号,并且进一步用来利用预存信息来解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装置,其中非标准符号图案为条间隔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扫描装置,其中所述符号体系选自包括通用产品码、Code 39以及PDF417符号体系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扫描装置,其中第一数目的元素为3元素宽度序列,而第二数目的元素为4元素序列,并且解码器利用预存信息将3元素宽度序列解码为符号体系的有效符号字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扫描装置,其中3元素宽度序列是通过将两个1元素宽度转化为单个2元素宽度而产生的。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装置,其中调焦装置包括可变形透镜元件和致动器,可变形透镜元件具有可变形表面,所述可变形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透射所述光束,所述致动器用于向可变形表面施加力。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扫描装置,其中该力沿着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轴的第一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扫描装置,其中可变形表面配置为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扫描装置,其中致动器在所述轴附近的分布区域中形成的连续性施力点处施加所述力。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扫描装置,其中调焦装置是电湿润调焦装置,其包括一对具有不同光折射率的透光液体,所述液体之一具有被容纳于处于静止状态的井中的液滴形状,以光学地调整所述光束,所述致动器向所述液体之一的两端施加电压以改变该液体的形状。
12.一种用于操作扫描装置的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激光源、调焦装置、检测器、数字转换器和解码器;
提供预存信息,该预存信息将非标准符号图案与根据符号体系的标准定义的有效符号字符相关联,所述非标准符号图案包括偏离与所述有效符号字符相关联的第二数目的元素的第一数目的元素;
激活激光源;
使激光束沿着轴通过调焦装置以照射目标,所述目标包括编码的符号字符;
扫描所述编码的符号字符;
接收来自目标的散射光,并且将该光转化为第一信号;
将第一信号转化为包括数字比特流的第二信号;
从所述数字比特流产生非标准符号图案;以及
利用所述预存信息解码所述非标准符号图案。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还包括将由检测器产生的信号与预先定义的信号相比较的步骤。
14.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目标上的所述编码的符号字符为劣化的编码的符号字符。
15.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目标上的所述编码的符号字符为劣化的编码的符号字符,其中劣化的编码的符号字符选自包括通用产品码、Code 39以及PDF417符号体系的组,并且其中所述非标准符号图案为3元素宽度的条间隔图案,与所述有效符号字符相关联的第二数目的元素为4元素条间隔图案,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干扰所述编码的符号字符上的两个1元素宽度序列而产生一个2元素宽度序列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手持产品公司,未经手持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0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