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京胡琴托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226.1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宾 |
主分类号: | G10D3/18 | 分类号: | G10D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京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族弓弦乐器,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京胡琴托。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京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是由于京胡的体积小、重量轻,演奏时琴身极不稳定,为了保持其琴身的稳定性,演奏时只有加大手握京胡的力度,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左手指法的灵活性和换把技术难度,限制了拓宽其把位音域,使其演奏效果和表现能力上逊色不少;二是京胡共鸣箱发音膜是由蛇皮制成的,而蛇皮是随着气温变化会出现松紧状况,蛇皮的松紧直接影响着音频声波的发送,尤其在高温时,蛇皮会随高温的升高而变紧,发出的音频声波会变的偏高、干燥、尖啸、音色不美,影响了唱腔和京胡包腔的音色统一;三是由于松香烧滴在京胡的共鸣箱上,京胡演奏时弓毛和松香就直接进行摩擦,致使松香的粉末四处散发,很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增加琴身的稳定性,又能在高温下不使京胡发出干燥、尖啸、音频声波偏高的多功能京胡琴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京胡琴托,包括共鸣箱、琴托,其特征在于:用琴杆的下端把共鸣箱和琴托串联并固定一起,在琴托的后端安装有音频声波缓冲装置,且对应着共鸣箱的音频声波发送出口,在琴托的内部设置两套卷取装置。
以下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音频声波吸阻缓冲装置是由两个半圆弧组成,两个半圆弧可以自由开合,在每片半圆弧内表面上上贴有吸音膜、并设置有多个音频声波发送出孔。
以下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卷取装置是由发条弹簧、棘轮、棘爪组成,在卷取装置的卷取轴上緾绕着布巾,卷取轴一端固定在琴托的前端,卷取轴的另一端穿过琴托的后端,在琴托后端的内侧转轴上安装有发条弹簧,在琴托的外侧转轴上安装有棘轮,棘轮上设置有棘爪,在棘爪上设置有弹簧片。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增加了京胡的稳定性,演奏时指法更灵活,换把更方便,其音域得到有效地拓宽;尤其解决了京胡在高温时发出的干燥、尖啸音频声波的问题,使其发音达到与唱腔、京胡包腔的音色更加完美统一;同时也解决了备用防护巾的烦琐,既卫生,又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京胡琴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京胡琴托的左视图。
1为共鸣箱、2为琴托、3为琴杆、4为卷取装置、5为布巾、6为缓冲装置、7为吸音膜、8为发送出孔、9为发条弹簧、10为棘轮、11为棘爪、12为弹簧片、13为卷取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涉及一种多功能京胡琴托,包括共鸣箱1、琴托2,其特征在于:用琴杆3的下端把共鸣箱1和琴托2串联并固定一起,在琴托2的后端安装有音频声波缓冲装置6,且对应着共鸣箱1的音频声波发送出口,在琴托2的内部设置两套卷取装置4。
所述的音频声波缓冲装置6是由两个半圆弧组成,两个半圆弧可以自由开合,在每片半圆弧内表面上上贴有吸音膜7、并设置有多个音频声波发送出孔8。
所述的卷取装置4是由发条弹簧9、棘轮10、棘爪11组成,在卷取装置4的卷取轴13上緾绕着布巾5,卷取轴13一端固定在琴托2的前端,卷取轴13另一端穿过琴托2的后端,在琴托2后端的内侧转轴13上安装有发条弹簧9,在琴托2的外侧转轴13上安装有棘轮10,棘轮10上设置有棘爪11,在棘爪11上设置有弹簧片12。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在演奏前将琴托上布巾拉出,当防护巾用,演奏完后通过操纵按钮,布巾将自动收缩回原处,在高温天气京胡演奏时,可将音频声波缓冲装置两个半圆弧合拢,就可起到减缓过高音和噪音,平常气温演奏时将音频声波缓冲装置两个半圆弧分开,保持京胡原有音色。京胡加装琴托后,既增加了京胡稳定性,又解决了京胡在高温时发出的干燥、尖啸音频声波的问题,使京胡的音色更加完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宾,未经张洪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