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92668.2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萍;王雅;张轶;马利静;宋清莲;魏文丽;李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2165 | 分类号: | A23L1/2165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 马铃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食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CN 100536687C/名称为“一种来源于马铃薯渣的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中,通过前处理,使得薯渣纤维变小,同时使得薯渣中的杂质更易去除,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去除淀粉和蛋白质等。解决了马铃薯渣难以利用的现状,生产的膳食纤维物化、生理性能优于其它种类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该方法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加工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是食用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首先准备鲜马铃薯渣,其步骤为:
(1)马铃薯渣与水按照马铃薯渣的重量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5~10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将马铃薯渣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0~60分钟,然后取出马铃薯渣,滤去水分;
(2)按与(1)相同的马铃薯渣与水的比例将马铃薯渣放入水中,按水与马铃薯渣总重量的0.02~0.03%的比例加入护色剂,护色剂的成分及比例为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1∶30~40∶1,在20~40℃、常压条件下进行搅拌,时间持续10分钟;
(3)将马铃薯渣滤出,在低于15℃、大于0℃的低温环境下进行粉碎,得到结构细腻的马铃薯粉;
(4)将马铃薯粉放入水中,洗涤除去可溶性物质,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马铃薯粉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70~78%;
(5)将第(4)步得到的马铃薯粉进行干燥,使水分降低12%以下;然后将干燥过的马铃薯粉放置在容器中,密封存放24小时;
(6)将马铃薯粉再次进行粉碎,过60~120目筛,得到成品马铃薯粉。
本发明简化了加工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可保留马铃薯特有的薯香味、纤维素含量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食用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首先准备鲜马铃薯渣,其步骤为:
(1)马铃薯渣与水按照马铃薯渣的重量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5~10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将马铃薯渣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0~60分钟,然后取出马铃薯渣,滤去水分;
(6)按与(1)相同的马铃薯渣与水的比例将马铃薯渣放入水中,按水与马铃薯渣总重量的0.02~0.03%的比例加入护色剂,护色剂的成分及比例为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1∶30~40∶1,在20~40℃、常压条件下进行搅拌,时间持续10分钟;
(7)将马铃薯渣滤出,在低于15℃、大于0℃的低温环境下进行粉碎,得到结构细腻的马铃薯粉;
(8)将马铃薯粉放入水中,洗涤除去可溶性物质,然后进行脱水处理,使马铃薯粉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70~78%;
(9)将第(4)步得到的马铃薯粉进行干燥,使水分降低12%以下;然后将干燥过的马铃薯粉放置在容器中,密封存放24小时;
(6)将马铃薯粉再次进行粉碎,过60~120目筛,得到成品马铃薯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步:选择鲜薯原料加工淀粉后的副产品即鲜马铃薯渣100g。
第二步:浸泡,在常温常压下,在薯渣中加入自来水600mL,浸泡30分钟,过滤。
第三步:护色、调质,将步骤二得到的薯渣加水600mL调节,按体系的总量添加0.02~0.03%的护色剂,其中抗坏血酸0.12g,柠檬酸3.6g,亚硫酸钠0.12g,于25℃,在常压条件下进行搅拌,时间持续10分钟。
第四步:磨浆,将薯渣加入冰块降温,在12℃用胶体磨进行细碎,以便得到结构细腻的马铃薯粉。
第五步:脱水,加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物质,用离心机脱水,使薯渣中水分降低至75%。
第六步:将步骤五中所得的物料用滚筒干燥,使水分降低12%以下。
第七步:调质,将干燥的物料转移至室温下,在密封容器中存放24小时,进行调质。
第八步:粉碎,用粉碎机将步骤七所得的物料进行粉碎。
第九步:过筛,将步骤八所得,过80目筛,既得成品马铃薯粉。
实施例2:
第一步:选择鲜薯原料加工淀粉后的副产品即鲜马铃薯渣100g。
第二步:浸泡,常温常压下,在薯渣中加入自来水800mL,浸泡40分钟,过滤。
第三步:护色、调质,将步骤二得到的薯渣加水800mL调节,按体系的总量添加0.02~0.03%的护色剂,其中抗坏血酸0.2g,柠檬酸8g,亚硫酸钠0.2g,于25℃,在常压条件下进行搅拌,时间持续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