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放置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5443.4 | 申请日: | 2006-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成;施辰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B62J17/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放置 摩托车 晶片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610067657.5、申请日为2006年3月24日、发明名称为“用于放置摩托车晶片卡的固定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放置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习知摩托车晶片钥匙1,可插入于一摩托车的主开关锁2中,该主开关锁2包括有一可供该摩托车晶片钥匙1插入的锁体21、一设于该锁体21外侧的锁壳22,及一位于该锁壳22背面而被遮蔽的天线23。该摩托车晶片钥匙1包含有一匙柄11、一设于该匙柄11上且可插入该锁体21的钥匙件12,及一埋设于该匙柄11内且可与该天线23相互感应的晶片13。
当该钥匙件12插入该锁体21并转动至一激活位置时,需要再配合该晶片13将识别讯号经由该天线23传送至一防盗器(图未示)中,并且将该晶片13与防盗器两者的识别讯号加以比对才能激活摩托车引擎,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然而,此种设计方式仍具有以下所述的缺点:
(1)该天线23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
因为该天线23是借由外部电源通电来接收该晶片13的识别讯号,而愈大的接收范围,自然其耗电量就会较高,因此目前以ISO 14443的晶片最大使用距离约为10cm是最符合,但是这也意味着倘若该晶片13与天线23的感应距离大于10cm时,该晶片13便无法作用,进而令该天线23一般是设置在该锁壳22背面以避免距离过远而无法激活,致使该天线23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
(2)该天线23容易被该锁壳22遮蔽而减弱其接收讯号的能力:
该锁壳22一般是由金属材料所制成,致使该天线23容易因为该锁壳22的遮蔽效应而受到干扰,减弱其接收讯号的能力,即使符合10cm的感应距离使用限制,仍可能会因讯号过弱而无法加以比对,造成该摩托车引擎不易激活。
(3)该摩托车晶片钥匙1成本较高:
该摩托车晶片钥匙1因为包含有该匙柄11、钥匙件12与晶片13,因此其成本较一般塑料制的晶片卡的成本为高,所以较不易推广使用。
因此便有业者尝试利用晶片卡来取代该摩托车晶片钥匙1,但是随之带来的困扰便是摩托车上并没有特别为容置晶片卡所设计的插槽,因此骑乘者时常将晶片卡随意放置(例如放置于身上口袋或摩托车行李箱内),造成不慎遗失或无法自摩托车行李箱内取出之类的情事时有所闻,形成使用上的一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于摩托车的遮膝罩上且便于收纳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同样即在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只是其设置位置是埋设于摩托车的遮膝罩内,借以达到隐藏化的目的,视觉外观上呈现较为整体一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同样即在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只是其设置位置是在摩托车的后把手罩上。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同样即在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只是其设置位置是埋设于摩托车的后把手罩内,借以达到隐藏化、外观整体一致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放置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安装于一摩托车的前罩单元上,该前罩单元具有一遮膝罩、一设于该遮膝罩前方的前面板,及一位于该遮膝罩与前面板的间且可感应该摩托车晶片卡的感应器,该装置是设置于该前罩单元的遮膝罩上,且与该感应器分别位于该遮膝罩的相反两侧。
另一种用于放置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相同于前述,安装于该前罩单元的遮膝罩上,不同的处在于:该遮膝罩于远离该前面板的表面上形成有一容置口,该装置包含有一设置于该遮膝罩上且向该前面板方向延伸的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界定出一插槽的内壁面,及一设于该内壁面上的定位件,该插槽是与该遮膝罩的容置口相连通,该摩托车晶片卡可容置于该插槽内,并且被该定位件触抵而加以定位。
另一种用于放置摩托车晶片卡的装置,安装于一摩托车的把手罩单元上,该把手罩单元具有一后把手罩、一设于该后把手罩前方的前把手罩,及一位于该前、后把手罩的间且可感应该摩托车晶片卡的感应器,该装置是设置于该把手罩单元的后把手罩上,且与该感应器分别位于该后把手罩的相反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