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显示多笔交互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80816.9 | 申请日: | 201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力;詹志征;王宏安;戴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冯艺东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交互 方法 | ||
1.一种单显示多笔交互方法,其步骤为:
1)计算机系统从识别出的各输入设备中过滤出若干目标交互设备;
2)计算机系统对每个目标交互设备的I/O端口进行监听,获得每个目标交互设备的信息对Device ID和I/O data;其中,Device ID为目标交互设备的ID,I/O data为目标交互设备输入信息;
3)计算机系统隐藏系统光标,并根据目标交互设备的信息绘制每个目标交互设备的光标;
4)将每个目标交互设备的I/O data信息封装为Windows操作系统所能识别的消息,并将Device ID作为附加数据发送到应用程序的目标消息队列中;
5)根据Device ID对步骤4)封装后的消息进行分发,并提取光标位置信息更新目标交互设备的光标显示;
6)根据预定义的冲突检测规则对消息进行冲突检测,如果存在冲突则利用预定义的冲突消解规则对冲突消息进行消解;
7)根据步骤6)处理后的消息生成目标交互设备的原语;
8)根据原语生成目标交互设备的手势消息类型,发送到应用程序的目标消息队列;
9)应用程序根据接收的Device ID数据和手势消息类型,驱动相应的目标交互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冲突检测规则包括:a)资源竞争检测,即测试所有目标交互设备对系统资源的请求,如果在同一时刻有两个以上的目标交互设备同时请求一个系统资源,则判定为存在资源竞争冲突;b)操作冲突检测,即测试所有目标交互设备的当前操作,如果检测到在同一时刻有两个以上的目标交互设备进行相互对立的操作,则判定为存在操作冲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冲突消解规则包括:a)资源竞争冲突消解,即根据设备的Device ID顺序执行目标交互设备的资源请求;b)操作冲突消解,即将相互对立的并行操作分解,按Device ID顺序串行依次执行各个目标交互设备的当前操作请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绘制目标交互设备的光标的方法为:
1)载入初始注册信息;其中初始注册信息包括:光标资源的位置、各个状态的光标资源的定义;
2)对每一个目标交互设备,分配与其状态相对应的光标资源,并在显示设备上绘制出该设备的光标。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规则Windows窗口绘制方法绘制光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进行消息分发的方法为:首先将每个目标交互设备从输入开始到输入结束时间内的消息存储到一光标记录表中,然后根据Device ID对消息进行分类,最后从光标记录表中提取分类后的消息进行分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将每个目标交互设备的I/O data信息封装为计算机系统所能识别的消息的方法为:首先从I/O data中分解出目标交互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坐标类型信息、坐标位置信息,然后将其封装成PEN_DEVICE_INFO结构;最后将封装后的PEN_DEVICE_INFO结构按照Windows操作系统的消息格式封装为计算机系统所能识别的消息;其中PEN_DEVICE_INFO结构包括:目标交互设备输入类型、目标交互设备的光标位置绝对值、目标交互设备的光标位置变化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语包括点击原语和笔划原语;对于点击原语,将其直接发送到应用程序的目标消息队列中;对于笔划原语,利用分类器和设定的手势集合,识别出手势消息类型后发送到应用程序的目标消息队列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续两次调用GetRawInputDeviceInfo函数以读取输入设备的RIDI_DEVICENAME,通过输入设备的RIDI_DEVICENAME值过滤出所述目标交互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交互设备包括:手写板、手写屏、鼠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8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