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钾、铵双功能转运分子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78141.4 申请日: 2010-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1824081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李乐攻;张鹏;田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
代理公司: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代理人: 高宇;杨小蓉
地址: 100037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功能 转运 分子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水稻钾、铵双功能转运分 子及应用。

背景技术

N、P、K是作物生长的必要的大量元素,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是限制产量的主要 因素,提高作物营养的有效利用一直是育种追求的目标,在当前富营养化土壤污染 日益加剧的条件下,增加作物营养的自身利用效率,造就绿色生态农业,也是值得 关注的另一个方面。土壤中的钾、氮是植物钾营养的主要来源,且土壤中的钾、氮 易淋溶流失,过多地淋溶流失,会造成土壤含营养量有限,使有效营养成分利用越 来越困难,另一个方面过多施用也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环境的严重破坏。钾、 氮是植物细胞内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三大营养要素之一。钾是维持 细胞内、外电化学势的主要溶质,影响着植物细胞的水势、渗透势和膨压,参与细 胞的运动、生长、伸长;帮助光合电子传递,提高植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 用;钾也是酶的辅助因子,使细胞质保持着适宜的pH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50 多种酶的活性;钾的另一重要生理作用是增强细胞对环境条件的调节作用,从而增 强植物对各种不良逆境的耐受能力,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 氮是细胞的结构组分,也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钾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不是细胞的结构组分,可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 在植物体内重复利用;氮大部分也是以离子的形式(NH4+、NO3-等)被吸收,与其 易流动、再分配的特点相适应,植物体内存在一大类与钾、氮转运有关的蛋白分子, 从离子的亲和性、选择性及驱动的能量来源分为不同类型。大量的研究表明,营养 的有效利用(包括钾、铵的吸收、运输、分泌等),都是由不同类型的离子转运体 的功能决定,无论是吸收、分配、再循环还是体内的有效储存,其效应都是由转运 体的表达和活性调节得以实现。因此,分离、鉴别水稻钾、铵转运体分子,是从分 子水平改善水稻氮、钾营养利用不可逾越的环节,也是转基因操作改善其品质的基 础。

植物中已鉴定出三个由α-亚基形成的钾选择通道家族,分别为:Shaker-type、 TPK和Kir-Like,参与钾吸收、再分配和区域化,维持和产生膜的极性,也发现了 以AMT1为代表的铵转运体家族。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食。水稻缺钾症状表现 为:老叶叶尖及前端叶缘褐变或焦枯,同时出现褐色斑点;植株伸长受抑制而萎缩; 叶色加深,呈暗绿色且无光泽;根系细弱,多褐根,老化早衰;抽穗不整齐,秕谷 率增加,正常受精的谷粒也不饱满,产量和品质下降,氮缺乏会带来更严重的病理 症状。除了合理施肥,提高田间管理措施等防治措施外,从水稻本身的钾、氮营养 分子基础研究入手,增加作物吸收营养和体内循环利用的效率,无疑可以为应对作 物营养缺陷的挑战,提供值得期待的技术和优质基因资源。

从水稻基因组的数据分析,水稻存在已知的所有类型的植物钾离子转运体,至 少有11个编码Shaker家族的钾通道的基因,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其中一号染色 体有3个,2号有2个,4号有2个,5、6、7、9号各有1个。水稻的Shaker钾通 道目前只有两个结果:OsKAT1能增加水稻胞内钾的含量,抵御盐的胁迫(Obaa et al., 2007);OsAKT1是电压依赖的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但是对盐胁迫敏感(Fuchs et al., 2005)。水稻铵离子转运体的研究更是滞后于钾转运家族的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钾、 铵的转运既可互相影响、也可协同运输;增加外界钾的含量,可抑制铵的内流,铵、 钾可能部分共享同一条通路,因此有必要从水稻中克隆能够提高钾、铵利用效率的 相关基因并验证其功能,从而筛选出可以利用的基因资源,并进一步通过转基因等 技术应用于农作物来提高其对钾、铵的有效利用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钾、铵双功能转运分子。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水稻钾、铵双功能转运分子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水稻钾、铵双功能转运分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水稻钾、铵双功能转运分子基因编码上述转运分子,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