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5549.6 | 申请日: | 200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新庄广;永吉洋登;酒勾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6K9/00;G06Q20/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是本申请人2005年7月20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申请号为“200510086027.8”发明名称是《信息处理装置、非法者检测方法和自动提款机装置》的分案申请。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使用者的处理要求进行信息处理的终端装置。尤其,本发明涉及自动提款机装置(ATM)。特别是涉及使用面部图像的ATM的监视方法。此外,涉及使用面部图像识别控制ATM的处理内容的方法。另外,还涉及能够使用面部图像识别来防止非法交易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ATM中,利用盗用卡和伪造卡进行现金的非法取出以及假钞的使用增多了。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以每个人固有的特征(生物信息)为基础识别每个人的生物识别备受关注。作为识别对象,有手、手指的静脉图案、指纹、虹膜、面部等。
生物识别中有认证和识别的2个使用方式。所谓认证是判定“是否为本人”。即,确认输入的生物信息和与使用者ID对应的系统内的登录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与此相对,识别是判定“这人是谁”。即,通过比较输入的生物信息和系统内多人的登录信息来确认一对N的对应关系。
作为以罪犯搜查和抑制为目的、在ATM中装载生物识别的公知例子,有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验证卡上记录的生物信息和ATM操作时输入的生物信息,在二者不一致时将生物信息保存为目标证据。在专利文献1中,举出将指纹作为生物信息的实施例。
作为生物识别的另外例子,有通过从摄像机等输入的面部图像识别(面部图像识别)。面部图像识别与指纹识别等相比识别精度低,因此不适合于在ATM等个人识别中单独使用。面部图像识别多用于认证而并非识别,出入管理、对计算机的登录功能等是其主要应用例子。面部图像识别中也可望有抑制犯罪的效果。关于这一观点的公知例子有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在利用盗用卡的情况下取得面部图像,发送到远处的监视传感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3-196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2-2079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平8-272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在使用ATM时使用生物信息检测嫌疑人来提高ATM使用的安全性。具体说,本发明的课题是,本来的卡使用者不需要事先登录生物信息,而通过使用来自摄像机的图像信息进行面部检测或识别,就可检测盗用卡或伪造卡的使用以及窥探密码等非法行为,或者将其防患于未然。
更具体说,第1课题是检测出ATM的非法交易惯犯。专利文献1的方式是卡中记录的生物信息与使用者的生物信息的一一验证。因此,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使用者不预先登录生物信息,则不能判定是否为本来的使用者。此外,卡中需要保存生物信息,因此存在盗得了卡,也盗得了生物信息的问题。
另一方面,进行非法现金取出和假钞使用的罪犯在短时间内集中为同一人的情况很多。这种情况下,从过去的犯罪记录和监视摄像机的图像等可特定出犯人的面部,但肯定有不能分辨使用何种卡的状况出现。因此,仅登录犯人数多的犯人的生物信息,需要与使用者的生物信息进行一对N的识别。专利文献1的方式是认证,因此不能用于该用途。
专利文献2的方式中,仅在使用盗用卡时取得面部图像,将图像送到监视中心。但是该方式下,如果作为盗用卡预先未被登录,则不能检测出罪犯,从而不能检测出上述仅判明了面部的罪犯。
本发明中要解决的第2课题是检测用多个卡进行交易的人。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下罪犯使用多个卡进行交易。
针对该课题,专利文献1的方式中,存在不预先登录生物信息就不能进行检测的问题。专利文献2的方式中,也是不作为盗用卡登录就不能检测。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3课题是检测进行密码窥探等在他人使用ATM中进行不合法的行为的人。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都以检测出非法使用者为目的,但未关注于使用者周围的嫌疑人,也不能检测。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来自使用者的处理请求的输入来执行处理,具有从由该使用者交付的卡读取包含卡号的信息的卡读取部、摄像机和控制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步骤,从上述摄像机获取交易处理中的使用者的面部图像;
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如下处理:
第二步骤,从上述获取的图像中检测出使用者的面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