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波棒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4396.3 | 申请日: | 201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辉;席贤兴;陈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伟辉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N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冲击波装置,特别指的是一种用于治疗骨科领域疾病的冲击波棒。
背景技术
医学冲击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应用于体外碎石,九十年代后扩展于骨科某些领域例如治疗肩周炎、网球肘、骨不连、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人们对冲击波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应用越来越广泛。冲击波的优点非常明显,安全、副作用小、方便是其他疗法所缺乏的。由于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在原理上是应该可行的,但骨质疏松症的病灶往往不是一个点或面,而是与骨的形状有关,因此,现有的用于碎石或骨科的冲击波源并不适合治疗骨质疏松,因为它们的波源的冲击波能量聚焦区径长大约在15~20mm,高度60~80mm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波棒,它可以用于骨科领域疾病或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冲击波棒,主要包括外壳、冲击波发生器和水囊,外壳内设有冲击波发生器,水囊设于冲击波发生器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其切面形状为圆缺U型。
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主要包括线圈、金属振膜、绝缘层和密封环,线圈、金属振膜、绝缘层和密封环其切面形状为圆缺U型。
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焦区尺寸是一个长方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其切面形状为圆缺U型,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焦区尺寸是一个长方体,当线圈通过高压脉冲电流时,推动金属振膜高速震动,由于其形状为圆缺U型,其作用力必指向圆心,因此在U型线 圈的圆心连线上,得到长方体冲击波的聚焦区。该聚焦区的能量密度取决于脉冲的能量,因此利用本发明冲击波棒,可以制作成骨科领域疾病或冲击波骨质疏松治疗机,造福于广大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冲击波棒结构剖面纵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冲击波棒结构剖面横向示意图
图3为图1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图2或图所示的一种冲击波棒,主要包括外壳1、冲击波发生器2和水囊6。本发明的外壳1内设有冲击波发生器2,所述的外壳1设有一凹腔,在凹腔内放置冲击波发生器2。在外壳1的底部还设有水管接头11,水管接头11连接水囊6,用于向水囊6供放水。在外壳1的底部还设有高压接头12、13,高压接头12穿过绝缘座14连接冲击波发生器2。在外壳1的底部还连接有手把15,使本发明整个装置如同棒状。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的一种冲击波棒,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2其切面形状为圆缺U型。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主要包括线圈3、金属振膜5、绝缘层4和密封环52,线圈3、金属振膜5、绝缘层4和密封环52其切面形状为圆缺U型。在冲击波发生器2的上方设有线圈3,线圈3的上方设有绝缘层4,绝缘层4上方设有金属膜5,金属膜5上方设有密封环52,密封环52的上方设有水囊6。本发明的水囊6内设有水,水可通过水管接头11供放,水囊6是通过一束紧件61固定于外壳1的外表面。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的一种冲击波棒,本发明的冲击波棒冲击波发生器2产生的冲击波21的焦区尺寸是一个长方体,尺寸大约长80mm、宽20mm、高60mm的焦斑,这是目前所有的冲击波源达不到的尺寸。本发明当线圈3通过高压脉冲电流时,推动金属振膜5高速震动,由于其形状为圆缺U型,其作用力必指向圆心,因此在U型线圈3的圆心连线上,得到冲击波的聚焦区21,其尺寸决定于 圆缺U型线圈3的长度,当然,能量密度还取决于脉冲的能量,如果要得到和碎石机差不多的能量密度,从焦区21的大小可以推断,至少数倍于体外碎石的能量。因此利用本发明冲击波棒可以制作成冲击波骨质疏松治疗机,或者用于治疗骨科领域疾病,造福于广大患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伟辉,未经朱伟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