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3241.8 | 申请日: | 201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杜山鹏;于学红;赛自金;于宝江;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山鹏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4;A61K33/2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反流性 食管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反流性食管炎(以下简称RE)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临床上多伴有烧心、反酸、反胃、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以往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但近年来我国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已逐渐取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成为胃肠道的高发疾病。严重的RE可引起Barrett食管,而后者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对于RE,目前西药治疗的关键是抑酸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胃酸返流,从而消除导致食管炎的致病因素。但食管炎归因于胃液的过度反流,而不是胃液的过度分泌,故长期抑酸治疗有诱发萎缩性胃炎的倾向,且停用抑酸药物易复发,因而探讨中药治疗有重要意义。该病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其病机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脾胃虚弱,肝气横逆犯胃,升降失常,胃阴不足引起发病,脾胃升降失常引起反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病证,消除病人的痛苦,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所用药物既可以促进肠管蠕动,又可使肠管紧张度增高,减少返流,且有抗炎、解毒之功效,故能收到较好疗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采用半夏、党参、吴茱萸、干姜、茯苓、黄芩、黄连、代赭石、海螵蛸、枳壳、甘草、柴胡、白芍、竹茹为原料,将上述14味中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半夏5~11、党参8~14、吴茱萸5~11、干姜5~11、茯苓8~14、黄芩5~11、黄连5~11、代赭石6~12、海螵蛸6~12、枳壳6~12、甘草5~9、柴胡8~14、白芍8~14、竹茹6~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病证,消除病人的痛苦,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所用药物既可以促进肠管蠕动,又可使肠管紧张度增高,减少返流,且有抗炎、解毒之功效,故能收到较好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半夏、党参、吴茱萸、干姜、茯苓、黄芩、黄连、代赭石、海螵蛸、枳壳、甘草、柴胡、白芍、竹茹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服为半夏6、党参8、吴茱萸6、干姜6、茯苓8、黄芩6、黄连6、代赭石7、海螵蛸7、枳壳8、甘草6、柴胡9、白芍9、竹茹8。取上述14种原料总重量180克混合,用清洁水浸泡1小时,用水量1200ml,武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煮,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水煎取汁200ml,两煎混合,再煎浓缩至300ml,真空无菌包装,即得成品制剂。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早晚空腹服150ml。
本发明其病机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脾胃虚弱,肝气横逆犯胃,升降失常,胃阴不足引起发病,脾胃升降失常引起反流。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而降逆制酸贯穿于治疗始终。方中以半夏、干姜配黄芩、黄连辛开苦降,和胃降逆,以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疏肝理气,以制肝气之亢,以吴茱萸、代赭石温肝降逆,以竹茹降胃气,以海螵蛸制酸,以党参、茯苓健脾、补中益气,所用药物既可以促进肠管蠕动,又可使肠管紧张度增高,减少反流,且有抗炎、解毒之功效,故能收到较好疗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工艺简单,采用二次煎煮浓缩,方便病人服用,有效成分吸收充分,制剂生物有效性大大提高,所生产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剂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病证,消除病人的痛苦,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实施例2:
采用半夏、党参、吴茱萸、干姜、茯苓、黄芩、黄连、代赭石、海螵蛸、枳壳、甘草、柴胡、白芍、竹茹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服为半夏5、党参10、吴茱萸5、干姜7、茯苓8、黄芩7、黄连5、代赭石8、海螵蛸6、枳壳8、甘草5、柴胡10、白芍8、竹茹8。取上述14种原料总重量180克混合,用清洁水浸泡1小时,用水量1200ml,武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煮,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水煎取汁200ml,两煎混合,再煎浓缩至300ml,真空无菌包装,即得成品制剂。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早晚空腹服15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山鹏,未经杜山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拉板式可折叠机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宽控制方法和装置、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