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体共轭互逆研磨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54957.3 | 申请日: | 2010-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弛一智 |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73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共轭 研磨 技术 | ||
本项发明全称——回转体共轭互逆研磨技术,简称共轭互逆技术。是一种涉及将颗粒物料研磨成细小粉体的技术。
已有的物料研磨,一般有气流磨、冲击磨、碾压磨、剪切磨等。这些类型的粉磨机械,各有其弊。如气流磨能耗高效率低,一般适于硬脆材料的研磨;冲击磨振动大,噪音大,粉尘污染严重等;碾压磨如辊磨机械,研磨物料的纯度及细度受限,使用寿命低,机械成本高等;剪切磨的物料加工粒径较大,物料存在污染,使用寿命较短,噪音大等。这些机械的研磨组件大都分为固定部分和运转部分,辊磨机械的研磨组件虽然都在运转,但其相邻工作面设计为同向转动,径向压力较大,辊体笨重且易于形变,磨辊间隙随着物料的进入而处于浮动状态。
鉴于此,本项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低振动、长寿命、高纯度、粒径适应范围宽的新型回转体共轭互逆研磨技术。本项技术尤其对韧性物料仍旧能够保持良好的研磨效果。根据不同的机型结构,其制粉粒度范围可选为毫米级、丝米级、忽米级、微米级、亚微米级、纳米级等一系列粉体粒径,包含了从毫米级到纳米级的一系列物料粉体,且相对于每一等级的粉体,其粒径分布范围可以很窄,即粉体粒径均匀,无较大浮动值。
本项发明采用由数个至数十个回转体如轮系、轴系等有机地组合成研磨体系,回转体之间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回转体之间存在一个给定的间隙,相邻回转体的相邻工作面之间产生相互间的逆向运转,并且给定一个速比。在物料或介质的介入下,形成一种综合的研磨效应,最终将物料研磨至符合要求。
采用本项技术制作的设备,其功率涵盖范围很宽,从几十瓦至几十千瓦,从微型机到大型机都可生产。它可充分满足家用及工业用的制粉、制浆需求。并且可彻底取代现有制粉、制浆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本项共轭互逆技术所说的回转体,是指呈轴对称的轮系或轴系,具有良好的动平衡效果。回转体的表面附着有锋利磨粒,或是经过加工出呈均布的尖锐齿形,表面可附着一层耐磨涂层,提高其使用性能,以适于研磨物料的需要。
由于给定了间隙,回转体的速度极限可以很高,结合流体介质的作用,容易将物料细化至需要的粒径;回转体之间并不接触,这样可使得其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在相邻回转体的相邻工作面之间相互逆转作用下,回转体与物料的接触相对轻微,没有强力嵌入现象,因而振动及噪音相对较小。
下面,再用实施例,对本项发明作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项发明所说的回转体,表面经附着了锋利磨粒或是经加工出呈均布的尖锐齿形,有利于剪切、破碎、分散物料,使之解体细化。所说的给定间隙,是指一个合理的间隙,依据所需物料的粒径大小,设定相应的间隙。
使用时,物料在重力或流体介质的作用下靠近回转体,相互逆转的相邻工作面之间在与物料接触后,通过回转体表面不同几何形状或表面形貌的齿廓带动物料进入研磨区,以较高线速形成循环往复的强烈机械及液力剪切、逐层剥离、磨削切割、撞击撕裂、高频震动等复合效应,以达到破碎、分散、细化、混合、均质的目的。如果需要更细小的粒径,可以提高线速,这会施加给流体介质较大的动能,产生较强的紊流及湍流,带动物料进一步分散细化,从而最终破碎至所需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弛一智,未经张弛一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头以及液体涂覆装置
- 下一篇:一种CMS总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