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煤沥青流变性和提高煤沥青结焦值的方法及其改性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3726.0 | 申请日: | 201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肖劲;邓松云;王英;赖延清;李劼;刘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K13/02;C08K5/09;C08K5/12;C08K3/04;C09J195/00;C25C3/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沥青 流变 提高 结焦 方法 及其 改性 | ||
1.一种改善煤沥青流变性和提高煤沥青结焦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改性剂加入熔化 的煤沥青中搅拌反应;即获得改性煤沥青;所述的改性剂由油酸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超细石 墨粉或粒度不大于40μm炭粉组成;改性剂加入时,将两种组分混合均匀后加入或者直接将两 种成分分别加入;
所述的改性剂中油酸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超细石墨粉或炭粉的质量配比为1.5~ 3.5∶0.6~1.5;所述的改性剂与煤沥青的质量配比为1.5~5.5∶94.5~9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煤沥青流变性和提高煤沥青结焦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沥青熔化搅拌器时,改性剂与煤沥青的混合搅拌温度为170~210℃,搅拌时间为1~4小 时,采用大型煤沥青储槽泵压循环系统时,循环混料时间为24-36小时。
3.一种煤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由油酸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超细石 墨粉或粒度不大于40μm炭粉以质量比1.5~3.5∶0.6~1.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37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