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49843.X | 申请日: | 2010-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民;刘晓斌;曲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瑞吉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3/06 | 分类号: | E01C13/06;C04B28/00;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姜莹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水性 塑胶跑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胶跑道,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环保水性塑胶跑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多数塑胶跑道采用的是单组分或双组分的聚氨酯(PU)材料,属于TDI-MOCA-重金属离子催化剂体系,跑道中会存在游离的TDI、重金属离子(汞、铅等)等毒性物质以及铺设过程中使用的挥发性的有机溶剂(苯、甲苯等)。
游离的TDI即甲苯二异氰酸酯超出0.5%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主要是致敏和刺激作用,易出现眼睛疼痛、流泪、结膜充血、咳嗽、胸闷、气急、哮喘、红色丘疹、斑丘疹、接触性过敏性等症状。
重金属离子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如汞食入后会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导致人中毒。铅则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除。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系统,可造成先天智力低下;对老年人会造成痴呆;另外还有致癌、致突变作用。
而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即进入体内,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短期接触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甲苯则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进入人体。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性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综上,现有的塑胶跑道中含有的毒性物质及挥发性有机溶剂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是对儿童的危害更严重。制备一种无毒环保的塑胶跑道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同时聚氨酯塑胶跑道铺面材料是一种油性体系,水分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聚氨酯的固化性能及目后跑道的使用性能,其在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水分和湿度要求较高:混凝土或沥青基面不能有水存在;环境的湿度不能过高等等,施工条件比较苛刻,也影响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基于本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及探索,终于成功研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无毒害、易施工的新型环保水性塑胶跑道。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环保水性塑胶跑道,其包括以下三层结构:
(1)基面层:混凝土或沥青结构;
(2)塑胶弹性层:将7-14质量份的水泥、22-32质量份的水性聚合物乳液、100质量份粒径为3mm的黑色废旧橡胶颗粒、6-12质量份水及0.05-0.10质量份的弹性层助剂充分拌合,摊铺于基面层上,并在常温-50℃固化而成,达规定厚度;
(3)防滑面层:将6-10质量份的白水泥、14-22质量份的水性聚合物乳液、5-9质量份水、0.20-0.30质量份的颜料及0.05-0.10质量份的防滑层助剂充分搅拌得到的浆体,摊铺在塑胶弹性层上,并喷撒30-40质量份粒径为2-4mm的彩色EPDM颗粒,在常温到50℃条件下固化而成。
本发明还可通过以下优选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瑞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瑞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