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扑翼框架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8692.8 | 申请日: | 201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跃平;周红球;周星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跃平 |
| 主分类号: | F03D3/06 | 分类号: | F03D3/06;F03D11/04;F03D11/00;F03B3/12;F03B11/00;B64C33/02;B63G8/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变径扑翼动力设备上的一种扑翼框架。
背景技术
本人提供了两种转动变径扑翼的原理方案与一种张力定向牵引原理方案,一种转动变径的原理方案申请号为200810188440.9,其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09/074910,另一种转动变径的原理方案申请号为2010101109766,张力定向牵引原理方案200910109902.8;本发明涉及以上相关申请中的框架方案在优先期限内提出相关专利要求,并针对以前所涉及的牵引绳方案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扑翼框架,它包括框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滑道,滑道与框架结构件相连;其特征在于具有齿形装置,齿形装置与框架结构件相连。
滑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包括有如下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
方案之一:滑道的表面为曲面,如圆柱面,如采用包括由滑套组成的滑动装置与其配合;
方案之二:滑道的表面为平面;如采用包括由滑轮组成的滑动装置与其配合;
方案之三:滑道的轨迹为直线型;
方案之四:滑道的轨迹为曲线型;
方案之五:环型滑道,滑道的轨迹为完整环状滑道;
方案之六:分段型滑道,各段滑道之间的轨迹并未首尾相连。
在200810188440.9与200910109902.8的方案中,扑翼的翼片一端与转子装置相连,翼片的另一端与翼链杆卷扬装置相连,翼链杆卷扬装置沿包括滑道在内的轨迹运行,翼链杆卷扬装置两端的滑动装置与滑道相连,扑翼框架上具有二套或二套以上的滑道,滑道的轨迹平行或基本平行。
在2010101109766方案中,扑翼的翼片一端与滑动装置相连,翼片的另一端与框架相连,滑动装置沿滑道的轨迹运行,滑动装置两端与滑道相连,扑翼框架上具有二套或二套以上滑道,每套滑道具有另一套平行或基本平行的滑道。
齿形装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包括有如下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
方案一:齿形装置包括有齿条,齿条包括由直线型齿条或齿轮或直线型齿条与齿轮组成;
方案二:齿形装置上齿条的齿形包括有曲面型与平面型,曲面型有如圆柱形、渐开线齿形,圆柱形如由销或轴构成齿,如由梯形平面构成齿;
方案三:齿形装置的齿条构成的轨迹分为环型、分段型;
方案四:齿形装置的齿条构成的轨道装配在滑道的两侧,滑道的外侧齿条为外齿道,滑道的内侧齿条为内齿道,分别控制翼链杆卷扬装置的正反转动。
由200910109902.8中的技术方案可知,框架上的滑道与翼链杆卷扬装置的滑动装置的配合保障了翼链杆卷扬装置上的齿形装置与框架上的齿形装置的配合,构成了翼片张力卷扬定向牵引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一种扑翼框架,它包括框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滑道,滑道与框架结构件相连;其特征在于具有牵引绳加强装置,牵引绳加强装置与框架结构件相连;其特征在于牵引绳加强装置包括有张紧调节器。
张紧调节器上包括有螺杆与螺母,通过螺杆与螺母的配合调节牵引绳的张紧程度。
框架固定不动,牵引绳加强装置的一端与框架结构件相连相连,另一端与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物体相连;框架为运动的,牵引绳加强装置的一端与框架的框架结构件相连,另一端与框架的其它框架结构件相连。
附图说明
附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附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二。
附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三。
附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四。
附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例之一。
附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例之二。
附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所涉及的弹性组合翼片结构之一。
附图8所示的是附图7所涉及的弹性组合翼片收缩状态图。
附图9所示的是附图7所涉及的弹性组合翼片伸张状态图。
附图10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所涉及的弹性组合翼片结构之二。
附图11所示的是附图10所涉及的弹性组合翼片收缩状态图。
附图12所示的是附图10所涉及的弹性组合翼片伸张状态图。
附图13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所涉及的弹性组合翼片结构之三。
附图14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所涉及的程序及制动控制开关结构图。
附图15所示的是附图14所涉及的程序及制动控制开关工作状态结构图。
附图16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例之三。
附图17所示的是本发明所涉及框架上的齿形装置与翼链杆卷扬装置配合的结构方案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跃平,未经周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