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光源干涉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6152.6 | 申请日: | 201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芦玉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玉珊 |
| 主分类号: | G01N21/45 | 分类号: | G01N21/45;G02B2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干涉仪 | ||
1.当前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迈克耳逊干涉仪是一种只选用一个光源的光学干涉仪,这种光学干涉仪中的往返光线能抵消媒质的速度向量,测不出媒质的存在,本专利申请的是一种能够判定媒质存在的双光源干涉仪,其特征是在具有底座〔12〕的转盘〔11〕之上装有光源〔1〕、光线〔2〕、光源〔4〕、光线〔5〕、半镀银分光镜〔6〕、目镜〔7〕、目镜〔8〕、调节器〔13〕、玻璃棒〔14〕而获得的能判定媒质存在的《双光源干涉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镀银分光镜〔6〕,其特征是半镀银分光镜〔6〕位于光源〔1〕、光源〔4〕的中间,是光源〔1〕、光源〔4〕的对称中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源〔1〕、光源〔4〕,其特征是光源〔1〕、光源〔4〕的发光频率相等、高度稳定、可产生干涉条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13〕,其特征是调节器〔13〕能调节目镜〔7〕、目镜〔8〕、光源〔1〕、光源〔4〕的空间方位和相互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棒〔14〕,其特征是能够对比出光线通过空气和通过玻璃时的干涉条纹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玉珊,未经芦玉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1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音输出电路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音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