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纯桑叶黄酮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0290.3 | 申请日: | 201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605 | 分类号: | A61K36/605;C07D311/40;A61P3/06;A61P31/04;A61P37/02;A61P39/06;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2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纯 桑叶 黄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大孔树脂和聚酰胺联用制备高纯度桑叶黄酮的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栽培范围广泛,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南至两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
桑叶为桑科(Moraceae)桑属植物桑(Morns dba L.)的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
桑叶含有含牛膝甾酮、脱皮甾酮、β-保甾醇、芸香甙、桑甙、异槲皮甙、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甙、α-、β-己烯醛、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腺嘌呤、天冬氨酸、氯原酸。桑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丰富,含量约占干叶重的1.0%~3.0%,是植物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研究进展很快。它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免疫调节、抗菌等生理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提取桑叶黄酮多是乙醇提取或水煎煮,再经大孔树脂吸附或萃取。如专利申请号200810059049“一种从桑叶中提取黄酮、多糖的方法”,公开的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制备出低含量桑叶黄酮。还如专利200810236144“一种联产桑叶黄酮、多糖和生物碱”,公开的方法采用水加热浸提、大孔树脂吸附。还如陈建明等发表的“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桑叶黄酮的工艺研究”也是采取乙醇超声提取。这些方法存在着醇耗大或工业化难度大,所得黄酮含量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述已有工艺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纯度桑叶黄酮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提纯桑叶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桑叶粉碎,用6-10倍量ph9-12碱水40-60℃动态提取1-3小时,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
2)提取液调ph5-6加入大孔树脂柱吸附,水-醇洗脱,收集桑叶黄酮流分,减压浓缩至密度1.2-1.3;
3)浓缩液加入聚酰胺树脂烘干,再1∶2聚酰胺树脂装柱,水→醇梯度洗脱,收集桑叶黄酮流分调ph1-3,静置结晶;
4)重结晶:将上述结晶物滤出,用70-80%乙醇回流溶解静置结晶2-3次,干燥即得产品。
步骤1)中的碱可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优选氢氧化钙。
步骤2)、3)中的调ph的可选盐酸、硫酸或磷酸的一种。
步骤2)中大孔树脂可选D101或SPD100,水-醇洗脱为水洗中性再5-6BV650-70%乙醇洗脱桑叶黄酮。优选65%乙醇
步骤3)中的水→醇梯度洗脱顺序为5-7BV水→4-6BV10-30%乙醇→5-6BV60-80%乙醇。
综上所述,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1)碱水提取,黄酮溶出快,无需浓缩,直接上柱。
2)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柱的应用,除杂效果好,中间产物更易纯化。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1kg干燥桑叶(桑叶黄酮含量3%),粉碎,加入10L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加热至50℃动态提取2小时,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滤过盐酸调ph至5加入500mlD101树脂柱吸附,水洗中性,2.5L65%乙醇洗脱桑叶黄酮,减压浓缩至密度1.2,加入20g聚酰胺,烘干和100g新聚酰胺一起装柱,依次用800ml水→500ml30%乙醇→600ml75%乙醇洗脱,收集桑叶黄酮流分加入盐酸调ph至1静置结晶,滤出结晶物再用75%乙醇回流溶解静置结晶2次,滤出结晶,干燥得桑叶黄酮21g,含量9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