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加不老草红茶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26339.8 | 申请日: | 201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伟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52 吉林省长春市宽***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五加 不老 红茶 | ||
1.五加不老草红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刺五加植物的茎叶 18~42
不老草植物的全草 18~42
红茶 28~50;
所述五加不老草红茶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一)对刺五加植物的茎叶进行加工:
首先,按季节采摘刺五加植物的茎叶及进行摊放:第一,采摘春季的嫩茎叶,第二,在 8月份采摘秋季的叶;将鲜叶采摘后,进行清理除杂,然后将鲜叶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 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为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 度以含水率降至70%,叶质软,发出清香为准;
其次,将经过摊放的鲜叶进行加工,选择卷曲形茶的手工加工方法,即杀青→揉捻 →搓团→干燥→灭菌共五个基本过程:
(1)杀青采用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进行,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
(2)揉捻是在锅温达到80℃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盘旋热揉,使茶叶在手掌 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一次,以散发叶团内水汽, 防止结团,以后逐步增加揉转的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当茶叶达到七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 结束揉捻;揉捻的总时间为12分钟;
(3)搓团是茸毛显露与条索紧细卷曲关键工序,当锅温降至60~70℃时,将锅内经揉 的茶坯分成两团,分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一团放在锅内定型,再搓第二 团,搓时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要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如此反复操作,边 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至条索卷曲、茸毛显露,茶坯达八成干时即可;搓团时间为12~15 分钟;
(4)干燥时,锅温从60℃慢慢降低到50℃,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 然后起锅进行摊凉,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茶叶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5)将经过摊凉后的茶叶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灭菌后取出;
(6)将上述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 出,此时茶叶为合格原料,含水量在5%~6%;
(二)对不老草,即草苁蓉植物进行加工:
首先,按季节采收不老草植物:不老草植物在5~8月份进行采收;
其次,对不老草药材及不老草植物的叶进行加工:
(1)将不老草药材进行清理除杂并去掉叶后,泡在清水中1~3小时,达八成浸透时捞出;
(2)将经过浸泡后捞出的药材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物遮盖,根据情况继续喷洒适量清 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均匀;
(3)将以上润透的药材切成薄片后,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杀青和灭菌;
(4)将上述饮片取出后,送到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0℃,每15~20 分钟排潮1次,当饮片达八成干时,将饮片从干燥室内取出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 潮,达到饮片内外干湿均匀;
(5)将上述饮片再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6)将上述饮片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7)将上述饮片从消毒室内取出后,此时饮片含水量5%~7%,为合格原料;
(8)不老草叶的加工是选择上述不老草药材的加工灭菌程序进行;
(9)将上述加工合格的饮片和不老草叶分别粉碎为粉末状后,再混合,再粉碎,使之混 合均匀;
(三)对红茶的加工:
(1)将从茶叶种植基地购买的新加工制作的红茶放入温度在18~20℃的温室内,摊放在 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厚度为2~3厘米,盖上洁净棉布,用少许的水喷雾在 棉布上,以促进茶叶湿润;30分钟后,将茶叶翻动一次,再用棉布盖上,使茶叶湿润均匀;
(2)将湿润均匀的茶叶放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杀菌;
(3)将上述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4)将上述茶叶从消毒室内取出后,为合格原料,此时,茶叶含水量在5%~6%;
(四)将上述三种合格原料按比例组合后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伟,未经邵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3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取高纯度的二甲啡烷及磷酸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舒尼替尼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