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混配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24908.5 | 申请日: | 201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顾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红 |
| 主分类号: | D01G13/00 | 分类号: | D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配方 设备 | ||
1.一种纤维混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n样纤维原料,分别作为第1纤维原料直至第n纤维原料,n≥2;
b分别将上述各纤维原料同时进行开松梳理,各自形成连续稳定的储棉量,再各自按设 定原料组分配比所对应的输出速度输出,然后分别进行精细梳理开松,同时相应形成第1纤 维原料细小纤维束直至第n纤维原料细小纤维束;
c将上述各纤维原料细小纤维束同时通过空气流携带进行汇聚混合均匀,形成混配纤维 束。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混配方法的设备,特征在于其包括初梳理混开机组、输送风 机组、气压控制棉箱组、精细开棉机组与混合器;初梳理混开机组设置有第一位次的初梳理 混开机直至第N位次的初梳理混开机,输送风机组设置有第一位次的输送风机直至第N位次 的输送风机,气压控制棉箱组设置有第一位次的气压控制棉箱直至第N位次的气压控制棉箱, 各位次的气压控制棉箱的棉层输出口处设置有能调整线速度的一对输出罗拉,精细开棉机组 设置有第一位次的精细开棉机直至第N位次的精细开棉机;初梳理混开机组中的初梳理混开 机分别与气压控制棉箱组中的气压控制棉箱及输送风机组中的输送风机一一对应,初梳理混 开机组中某一位次的初梳理混开机与气压控制棉箱组中同一位次的气压控制棉箱之间通过同 一位次上的输送风机连接,气压控制棉箱组中的气压控制棉箱及精细开棉机组中的精细开棉 机一一对应;将所选取的第1纤维原料至第n纤维原料中的各纤维原料,分别送入初梳理混 开机组中的对应位次的初梳理混开机同时进行开松处理,再通过对应位次的输送风机输送进 入各自对应位次的气压控制棉箱,在各自对应位次的气压控制棉箱内形成稳定的储棉量,并 由该气压控制棉箱的一对输出罗拉按进入纤维原料所需配比对应的输出速度输出,然后分别 转移到对应位次的精细开棉机进行精细梳理开松,同时形成第1纤维原料细小纤维束直至第 n纤维原料细小纤维束,将上述各纤维原料细小纤维束同时送入混合器,在混合器中由空气 流携带进行汇聚混合均匀形成混配纤维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混配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混合器包括引导腔、喇叭口状汇聚腔、风机及后续输出管道;上述精细开棉机组中的精细开 棉机分别通过细小纤维束输送管道接通上述引导腔;上述第1纤维原料细小纤维束直至第n 纤维原料细小纤维束分别通过对应的细小纤维束输送管道同时连续进入引导腔,并在风机产 生空气流携带下通过喇叭口状汇聚腔进行汇聚混合均匀,形成的混配纤维束由后续输出管道 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混配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所有各位次的气压控制棉箱,输出罗拉采取相同的纤维绵延层输出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混配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初梳理混开机组中所有初梳理混开机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并排分布,气压控制棉箱组中 所有气压控制棉箱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并排分布,精细开棉机组中所有精细开棉机从左 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并排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红,未经顾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9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