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19531.4 | 申请日: | 201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8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国;冯宝民;李文哲;邱琳;苑艳霞;刘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G01N30/02;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 地址: | 1166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研究 药效 物质基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药物血清移行成分动效关系分析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血清药物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其基本理论认为药物化学成分虽然多种多样,但作为口服药物应用时,只有那些能被吸收入血的成分才可能是活性成分。但有些药物成分极其复杂,经过动态血清药物化学图谱分析后,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成分谱,在大量的成分谱中逐一寻找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犹如“大海捞针”。选择简便、可靠的方式对血清中药效成分进行确定,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者认为:药物化学成分与中药药效之间存在关联性,且不同的药效强度实质上是由血清中药效成分的含量所决定的,可以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将药效作用强度的动态变化与成分谱的峰面积(含量)的动态变化联系起来,通过统计分析来确定众多药物成分中真正的药效成分谱峰。
经查阅,有5项专利和2篇文论涉及到药物药效物质筛选的研究,分别为:
1.一种对中成药处方二次开发优化筛选的方法CN1374524
该专利报道了一种对中成药处方二次开发优化筛选的方法。建立了将传统方剂改制成现代中药研究模式和技术平台,处方组分配伍、配比的筛选采用两极等比增减设计。原处方中甲、乙两种药物(君药、臣药)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药典记载的配比为基线,甲、乙两种药物各种配比分组采用整体动物为主,结合离体器官、细胞实验与血清药物化学分析,以其主要效应和次要效应作为其优选的评价指标。在名特优处方二次开发中,从同一配伍的不同配比中优选最佳,此方法适用于药效物质基础相对明确,药味相对较少,作用靶点清楚的小复方。突破了千百年来凭经验组方的局限,为现代中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取得成功。
该筛选方法的局限是仅仅能对小处方进行处方优化,而中药汤剂多以复方(5-25味)中药组成,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寻找处方优化条件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未能够彻底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不利于中药现代化。
2.组分中药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CN101190240
该专利提供了一个组分中药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制造出组分中药、建立中药药效组分质量标准体系,其特征在于:由7个主要研究步骤组成:传统标准中药→药效组分的分析测定→初步组分中药→按照中药功能主治设计的组合药理学辅助实验→人体或大动物体内药效组分代谢实验→药效组分质量标准建立→组分中药。组分中药是由中药药效组分组成,药效组分包括3个层次:①配伍组分: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的饮片;②药效物质类别组分:化合物类别,信息物质;③药效物质单体组分:化学单体;蛋白质,核酸,多糖。中药药效组分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的方法及内容包括: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
3.一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虚拟筛选方法CN10108924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虚拟筛选方法:首先挑选一个化学成分基本清楚的中药复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复方中的每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分子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一个复方化学成分分子库。以该复方主要治疗功效中疗效确切、机制清楚、靶点明确的药理作用为目标,寻找或建立其对应的分子靶点。分别在所建分子药理模型下对分子库中的分子进行毒性筛选、类药性评估、分子对接评测,三个步骤次序不分先后,并依据具体情况略作增减。最后对分子库中的每个分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打分最高的诸个分子,经药理实验药效验证和筛选得到该复方药理作用P(i)的分子预方。预方通过剂量配比设计产生该复方药理作用P(i)的分子新复方。本发明建立的筛选方法高效快捷、经济新颖,为中药复方现代化、中药复方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性思路。
文献2,3所报道的方法中均需要建立中药复方分子库,该项工作耗时耗力,成本较高,不利于经济快速准确的筛选真正的药效成分,此外,上述两个文献所报道的方法忽略了药物成分代谢及炮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难以明确真正的药效成分。且文献3采用虚拟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一种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新方法CN176238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新方法,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复方中的化学物质,然后将该复方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相关疾病,再用相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用药后该复方中的化学物质,并将两次用现代科技手段测得的化学物质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
上述方案的缺点在于进能够应用于外敷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研究,此外,药物成分中被皮肤吸收的部分未必是真正的药效成分,可能仅仅因为分子量易于被机体吸收而减少,所以该种评价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9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号机的对中夹紧机构
- 下一篇:涂塑复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