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连续结晶法制备三水碳酸镁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19370.9 | 申请日: | 201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宝;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F5/24 | 分类号: | C01F5/24;B01D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杨小蓉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连续 结晶 法制 三水 碳酸镁 方法 | ||
1.一种使用连续结晶法制备三水碳酸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卤水经自然蒸发、结晶后,得到含氯化镁的结晶母液I,结晶母液I经过滤去除杂质后,得精制卤水,用水调节氯化镁浓度为0.5~3.0mol/L,并配制浓度为0.5~3.0mol/L的碳酸铵溶液;
2)在连续结晶器中加入初始釜液,初始釜液中含有三水碳酸镁晶种,晶种加入量为流程稳态时反应器中三水碳酸镁持有量的0.3~3%;
3)在搅拌下将浓度为0.5~3.0mol/L的氯化镁溶液和浓度为0.5~3.0mol/L的碳酸铵溶液缓慢加入到连续结晶器中,产品母液II由结晶器底部连续出料,控制加入氯化镁与碳酸铵化学计量比为1∶1.1~1.2,控制反应温度为10~50℃,控制加料速度,使反应液pH值保持在7.0~10.0之间,且物料在连续结晶器内平均停留时间为0.5-5小时;
4)结晶母液II由泵输送至陈化器中,陈化温度为10~50℃,碳酸镁在陈化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为0-5小时,陈化结束后的产品由陈化器底部连续出料,经过离心分离、洗晶、干燥后得到三水碳酸镁产品和结晶母液III;
5)结晶母液III经过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铵晶体和结晶母液IV,结晶母液IV返回连续结晶器中进行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93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