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钢的铸态组织中控制夹杂物形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4602.1 | 申请日: | 201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胡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27/00 | 分类号: | B22D27/00;C21C7/00;C21C7/06;C21C7/0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控制 夹杂 形态 方法 | ||
1.一种在钢的铸态组织中控制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过程钢水硫含量控制,
钢坯中硫含量降低至0.0030wt%以下;
2)分步脱氧,
通过氧位控制和采用钛脱氧来实现,即钢水首先采用Al或Si+Mn或Al+Si+Mn进行预脱氧,至钢水氧含量处于0.0020~0.0200wt%范围后采用钛脱氧至0.0010~0.0100wt%,最后调整C、Si、Mn、Nb、Al、Ni、Ti、Cu等元素至目标成分;
3)顶渣控制,通过精炼渣成分控制使钢液中终形成MnO-Ti2O3复合型夹杂物;
顶渣成分特征为:碱度,1.6~2.4;MnO 1~6wt%,TiOx(x=1.5或2):2~8wt%;
4)钙处理和夹杂物微细化,
采用含Ca 15~30wt%的钙硅合金,使夹杂物进行球化和通过在钙硅合金中添加微量Mg、Ce、Zr、TiO2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成分来使夹杂物微细化,添加物总量占合金总量的7~18%,以保证添加物在钢中的总残留量在0.0002~0.0050wt%;
5)冷却控制,铸坯在二冷段冷却强度为1.2~2.2吨冷却水/吨钢;
6)得到的夹杂物为内外层复合结构,内层夹杂物以MnO和Ti2O3为主要成分,外层包裹为MnS薄膜的复合夹杂物,夹杂物整体成球形,粒度在介于0.5~5.0微米,数量为100~2000个/mm2,在钢中成弥散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46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