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2391.8 | 申请日: | 201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荒川纯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H04N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具有检测图案的二维码进行解码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出现了这样的MFP,其在复印打印有编码图像图案的印刷品时,生成该印刷品上的图像的副本,并且还对该印刷品上的图像中的编码图像图案进行解码。应当指出,“编码图像图案”有例如水印图像、二维条形码图像(又称为“二维码”)、条形码图像或者隐形码。
然而,适合于生成副本的图像不同于用于对编码图像图案进行解码的图像。适合于生成副本的图像是准确表现印刷品上的原始图像的图像,而适合于对编码图像图案进行解码的图像是其黑色部分与白色部分清楚地相区别的图像。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适合于生成副本的图像以高速的(计算量小的)方法对所述图像中的编码图像图案进行解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具有检测图案的编码图像图案进行解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从图像中检测所述检测图案;校正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所检测到的检测图案的浓度,来校正位置由所检测到的检测图案指定的所述编码图像图案的浓度;以及解码单元,其被构造为对浓度已被校正的所述编码图像图案进行解码。
根据本发明,编码图像图案的解码处理时的解码性能得到提高,从而使得能够减小解码处理的负荷。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区块数据(tile data)的图;
图4是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的框图;
图5是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的框图;
图6是说明操作单元的复印画面的图;
图7是示出二维码的图;
图8是示出二维码的编码的流程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二维码的检测图案的图;
图11是示出二维码的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扫描图像处理之后的二维码的图;
图13是示出检测图案的检测处理的预处理之后的二维码的图;
图14是示出编码图像图案的解码处理的预处理之后的二维码的图;
图15是示出二维码的直方图的图;
图1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7是示出检测图案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一实施例。
<打印系统(图1)>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框图。在该打印系统中,主计算机(以下称为PC)40及3台图像形成装置(10、20、30)连接至 LAN 50,但是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不局限于上述连接数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应用LAN作为连接方法,但是,也可以应用其他连接方法,例如WAN(公用线路)等的任意网络、USB等的串行传输系统、以及诸如并行接口(centronic)或SCSI等的并行传输系统。
PC 40包括个人计算机的功能。PC 40能够通过LAN 50或WAN使用FTP或SMB协议接收/发送文件,或者接收/发送电子邮件。此外,PC 40能够通过打印机驱动器向图像形成装置10、20及30发出打印命令。
图像形成装置10和20是类似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30仅包括打印功能,而未设有图像形成装置10及20中配备的扫描器。在下文中,将重点关注图像形成装置10及20当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并对其详细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0包含有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13、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14、管理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控制的控制器11、以及作为用户界面(UI)的操作单元12。
同样,图像形成装置20包含有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23、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24、管理整个图像形成装置20的操作控制的控制器21、以及作为用户界面(UI)的操作单元22。
同样,图像形成装置30包含有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33、管理整个图像形成装置30的操作控制的控制器31、以及作为用户界面(UI)的操作单元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翅片管换热元件
- 下一篇:一种物料的顺流干燥装置





